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于漪: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现代化

2025-02-12 来源:化拓教育网

于漪,“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就“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深入推进语文教育现代化”开展高水平学术研讨,很有价值和意义。研讨多维度多层次,贯通古今中外,放飞思想,逻辑论证,事实支撑,不仅展现世界历史风云激荡,现实斑斓多彩,更是畅想未来图景无限美好,必然真知灼见、精彩纷呈!希望本次研讨在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内容、途径、策略等诸多方面能取得更多共识,助力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建设。

一谈到守正创新,深入推进语文教育现代化,我这名长期在第一线耕耘的草根教师就充满了美丽的憧憬。语文教育现代化最具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的语文教育现代化,它散发时代的创新活力,把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通过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字载体,播撒到学生心中,滋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收获精神的成长,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

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现代化,胸怀宽广、辨识精准,能借鉴世界各国语文教育的有益经验,在“化”字上下功夫,丰富充实自己。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现代化,说中国语文教育自己的话,坚定地走中国语文教育自己的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为强教强国做贡献。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的一辈子。语文不仅和人的语文能力密切相关,而且和人的教养、品质、思维、气度、胸怀、追求等密不可分。为此,我期盼的语文教育现代化惠及所有学生,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必备的、朴实的、扎实的基础。

基础教育要教好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学生群体在地域、经济、文化背景、家庭情况、周边环境、个人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语文教育现代化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真实的、复杂的实际情况出发,方能真正彰显教育的公平公正和人民属性,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扎实的、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