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时候,我去上一节选修课。
那节课的老师临时有事情,让他的一个学生来代课。
本以为这节课也是应该划水就过了,毕竟我选修的是哲学课。
可能是因为实在是有点无聊,师兄就随便讲了讲他自己的经历。
他在学校的时候便属于是天之骄子,类似于你这样成绩很好的,不仅成绩好,还是学生会干部。
但是他提到他本科是学的管理,后来研究跟博士都是学的哲学。
有人就问他为啥转专业啊,哲学可不好就业啊。
结果他说他是一个特别废物的人,他找不到自己的意义,就从管理转为哲学了。
这个时候后排有个人问他是不是以前管理学院的XX学长。
那师兄苦笑一下,说还有人认识他,不过应该是因为那件事情,哪件事情呢?
大三的时候,他学业相当出色。
由于他报这个专业是因为家里有开公司,想着毕业之后可以回家。
只是大三的时候在学校学了许多觉得实用的东西,想着早点为家里做点事情,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
于是,他根据他所学的东西,给家里的公司量身定制了套管理改革方案,据说还是他努力了好几个月优化出来的。
家里人觉得他是个高材生,学习成绩好,而且之前给过家里一些关于管理上的建议,也都很奏效,就答应了。
一个月后,家里的公司效益降低了差不多18%,他跟家里解释说是改革的阵痛期,家里表示理解,有改革就有牺牲,但是未来一定是好的。
又过了两个月,效益还在下降,明眼人都知道出了问题,他跟学校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回家在自家的企业做调研。
调研最终的结果是,改革方案不接地气,推行下去出现了问题。
他接受了这个答案,也只能接受这个答案。
后来大三的暑假期间,他没有出去玩,选择在家里的企业工作,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并且把看到的与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相结合。
家里人看到他能如此的静下来从企业的底层开始了解,并且愿意做那些苦活累活,便答应了他关于企业改革的第二次想法。
在吸取上次教训后,结合了自己的所见所学,他又出了第二版改革方案。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请教了自己的老师,给这个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老师对他的想法表示支持,但是劝他,方案的实施不仅是空中楼阁,是需要推行者的身体力行的,他这个方案很好,但是他现在应该以学业为重。
第二次改革也失败了,我们对于这次的改革方案知之甚少。
就知道公司绩效下滑到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仅用了一个季度的时间。
他在学校与家里两头跑,哪怕后来停止所谓的改革,结果也没有多大变化。
这时候他对自我开始产生了怀疑,他无法接受他的失败。
一方面是他自认为的,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必定是他能力够强才如此,但事实击败了他。
另一方面是家里人对他的信任,信任无价,却让家里人付出了代价。
在几乎有大半年的时间里,他几近抑郁,是家人帮他走了出来,他也转修了哲学。
后来教哲学的导师给了他一个答案,很简单的几个字,成绩不等于能力。
想法正确不代表结果正确,实现伟大梦想的路途中,也总会有一些曲折的过程,也会有失败的可能性存在的,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是正确的。
对于题主来讲,你的成绩好坏与否,与你是否是一个有用的人,是没有多大关联的。
我见过成绩不好的人成就一番事业,我也见过学校的顶级学霸潦草度过一生的。
高考的时候老师一定有讲过,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跳台,但是不是人生中的唯一一个跳台。
你现在遇到的情况也是如此,有些人从一个跳台到另一个跳台,可能跳的很高,也可能摔一个跟头,但是这跟你之前的结果可能有关系,可能没有关系,没有必要关联到一起。
最后这个事情还是要讲回那个师兄,我在今年学校100周年校庆的筹备工作群里看到了这位师兄,他是这次校庆的工作人员之一。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落魄的博士毕业生,而是一家身价千万的企业总裁。
是的,他终于帮助他的家族企业完成了蜕变,他成功了,只是,他也多花了些时间罢了。
我想对于你来讲,你应该也只是缺点时间让你迈向成功吧。
#大学第一课#
化拓教育网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