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计划让孩子赴港攻读法学本科的家长,都会问出同一个核心问题:“到底有哪几所大学能读法律?” 其实答案很明确,目前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主流高校仅有三所 —— 大学(HKU)、中文大学(CUHK)和城市大学(CityU)。但这三所学校的法学特色差异不小,选对了才能贴合孩子的发展需求,可别只盯着排名下判断。
先说说最受关注的港大。作为高等教育的 “老牌标杆”,港大法学院的实力早已在亚洲站稳顶尖位置。无论是学术领域的研究深度,还是师资团队里来自全球知名院校的教授背景,亦或是在国际法律圈的认可度,都属于 “无需过多解释” 的水准。如果孩子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或是希望未来进入国际顶尖律所,港大的品牌光环和资源储备,无疑能提供很强的助力。
再看港中文,虽然它的法学院起步比港大晚,但这些年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尤其在商业法、国际经济法这类贴近市场需求的领域,投入了不少资源,课程设置也更偏向实务操作,能让学生更快接触到国际法律事务的实际运作逻辑。不过需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解:很多家长觉得港中文的法学 “档次” 比城大高,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各有侧重,不存在明显的高低之分,关键还是看孩子的职业规划是否匹配。
说到城大,它的法学院其实藏着不少 “隐性优势”。早在 1990 年代初,城大就设立了法学院,比港中文还要早,在本地的法律圈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尤其在实践教学和法律实务训练上,城大的资源相当齐全 —— 比如它和本地律所、司法机构的合作紧密,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参与真实案件辅助工作的机会。而且在学生实践平台上,城大和港大一样,都有由学生自主运营的法律期刊(student-run law journal),学生可以通过撰写、编辑期刊内容,锻炼法律文书写作和逻辑分析能力,这份经历在申请研究生或求职时,都是很有分量的加分项,而目前港中文还没有这类学生主导的法律期刊。
无论选择这三所学校中的哪一所,其实都不用太担心就业问题。这三所高校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在乃至亚洲的法律圈里,都是公认的 “香饽饽”。如果想留在发展,进入国际律所、本地律所或司法机构的机会很多;如果计划回内地,无论是企业法务岗、律师事务所,还是公务员体系里的法律相关岗位,法学背景的认可度都很高,竞争力明显。
所以,给孩子选校时,与其纠结 “哪所排名更高”,不如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未来的职业方向 —— 想做学术还是实务?想深耕哪个法律领域?二是课程设置 —— 哪所学校的课程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三是实习机会 —— 哪所学校能提供更贴近目标职业的实践资源?
最后还要提醒一句:法学本科的申请难度一直处于 “第一梯队”,光有优异的学术成绩还不够。学生的个人软实力同样重要,比如参与过的法律相关实习、科研项目,甚至平时阅读的法律类书籍、对社会法律议题的思考,这些都能在申请中为孩子加分。毕竟,法学院更看重的是学生对法律专业的热情、逻辑思维能力和潜在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