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各高校录取分数线公布,就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比如一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分数线,超过了一众985高校。
而职业本科也受到了热捧,有的甚至力压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更有一些高分学生,宁可选择有“考编红利”的双非学校,也不愿意选择985名校的冷门专业。
更有“本升专”案例屡见不鲜,本科生回炉重新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拿专科证,这是不是说明学历又贬值了?
时代变了,学历的价值变了,教育的预期也变了。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学生扩招是学历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1997年,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我国出口受阻,大量工厂倒闭,再加上4500万国企职工的下岗潮,导致社会闲散人员增多,社会治安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一局面,国家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开展严打整治,另一方面通过大学扩招将年轻人吸纳进高等教育体系,延缓就业压力。1999年启动的大学扩招恰逢2001年中国加入WTO,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旺盛,高校建设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近些年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获得高学历。
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1179万。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加到1222万。对比2000年,毕业生规模增加了13倍。
2022年是学历拐点元年,高校毕业生人数1076万,这一年新出生人口956万。当年度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完全覆盖新出生人口数并达到1.1倍。只要2022年出生的孩子们愿意,18年后将是人均大学生。
人人都是大学生,也就相当于人人都不是大学生。大学学历含金量已经悄然改变。
40年前,考上中专就能改变命运。
30年前,考上大专就能改变命运。
如今,考上硕博都很难改变命运。
目之所及硕士在扩招,博士在扩招,所有的学历层次都在扩招。但紧接着就有一个尴尬的现实:学历大放水,但找工作却不够用了。
大学生人数的激增是一方面,而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资源的错配。
高校毕业生专业与岗位不对口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有经验、有技能的成熟人才,而非需要从头培养的新人,也就是“不合格”的大学生。但往往要等到毕业,大学生们才会发现自己专业虽然“高大上”,但就业之路很有局限性。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对不同学历的毕业生群体而言,困境的程度稍有不同。其中本科生的处境最为尴尬:对学历门槛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往往不如硕博生吃香;对实际操作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又没有大专生来得技能对口。
然而,教育资源的错配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就业资源的错配才是关键所在。当前中国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一方面是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选择考研、考公或在家待业;另一方面是南方许多工厂面临招工难,即使月薪开到七八千也鲜有年轻人问津。许多大学生宁愿送快递、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
相关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中,计算机专业学生超过100万,而全行业新增岗位不足30万。那些梦想成为扎克伯格的年轻人,最终在杭州阿里园区门口摆摊卖烤肠,美团骑手队伍里藏着6万名程序员“预备役”。
这种现象背后有三重原因:一是大部分工厂工作环境较差,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二是大多数大学生、家长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摆脱廉价的体力劳动,成为白领。这种观念在中国家庭中占比超过90%;三是“大厂”的工作职位实在有限,无法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且“进厂”的条件也愈加苛刻。
1
学历还有用吗?
如今,本科学历逐渐成为基本配置,硕博生也越来越常见。但这不意味着学历“无用”。本科学历依然是大多数体面工作的敲门砖。没学历,不代表你找不到工作,但你很可能错失更好的机会。
2
不是名校就没前途吗?
毋庸置疑的是,清北、复交、C9这样的学校拥有更好的资源、平台和人脉,毕业生的平均起点更高。但全国每年上千万考生,能上这些学校的也只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读的都是双非、本科甚至大专。
名校是加分项,但不是决定项。真正决定未来的,不是学校的名字,而是你大学四年怎么过。
“双非逆袭”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有通过项目和实习进了大厂;有出国留学;有靠考研、考编重新洗牌;也有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电商、自学技术改变人生轨迹。
普通高校照样可以走出不普通的人生。
3
大专生早就业就更有优势?
不少人认为大专生“早点就业、早点挣钱”更实际。这话听起来有理,却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受学历所限,大专生的职业起点往往集中在基层服务、流水线等岗位,初期收入或许不逊于本科生,但随着年纪渐长,面临晋升、转行或进入更高平台时,学历这块“通行证”的缺失便会成为绊脚石。
这并非否定大专生的选择,而是提醒:如果决定早就业,就更要提早明确方向,持续提升技能和竞争力。否则,可能只是“早进场”,却也“早退场”。
4
未来卷的是能力,不只是学历
在学历贬值的时代,真正不贬值的是你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思考能力!
阳光生涯最后想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力决定了我们的下限,而机会则决定了我们的上限!
化拓教育网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