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初中英语课堂低效壁垒,推动 “以生为本” 理念落地教学实践,10 月 15 日下午,由濮阳市实验中学牵头,联合三中、七中英语教师共同参与的初中英语联片教研活动在濮阳市实验中学顺利举行。活动以 “课堂展示 + 集中研讨 + 经验分享” 为核心形式,近50多名教师齐聚一堂,共探高效英语课堂构建路径。
一、让学生站在教学 “C 位”
活动首阶段聚焦 “以生为本” 课堂实践展示,七年级郭红利老师、九年级郭玉洁老师分别带来示范课与分层教学经验讲解,为参会教师提供直观参考。
郭红利老师的七年级英语听说课以 “职业” 为主题,打破传统 “教师领读 + 机械操练” 模式:课堂开篇通过趣味短视频唤醒学生生活经验,随后设计 “小组头脑风暴”“情景角色扮演”“现场采访” 三大互动环节。4 人小组围绕课本内容结合自身经历构思对话,再上台模拟真实交流场景;教师仅以 “引导者” 身份点拨发音难点与表达误区。整堂课学生积极活跃发言,原本沉默的学生也在同伴带动下主动参与,真正实现 “课堂主角由教师转向学生”。
九年级郭玉洁老师则聚焦 “分层走班教学” 实践:针对九年级学生英语水平差异,通过分层走班设置差异化教学环节与课后作业;强调 “高效课堂需留足学生复盘与背诵时间,尽量在课堂内完成知识巩固”,要求学生以笔记本记录个人知识漏洞,通过 “教转学” 激发学生主动性,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适配的学习阶梯。
二、碰撞 “破局” 智慧火花
示范课结束后,各校教师围绕 “如何以生为本破解课堂低效” 主题展开深度研讨,结合教学实践分享困惑与妙招,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郭老师的课堂扎实高效,真正把‘以生为本’落到了细节 —— 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多形式操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这才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七中孔老师的发言引发共鸣。随后,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案例补充经验:有的提出 “通过分层任务设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基础薄弱生完成简单对话、能力较强生尝试拓展句型”;有的分享 “利用随机提问、小组互评等‘课堂小反馈’及时调整教学,避免‘满堂灌’导致的低效问题”,为 “破局低效” 提供多元思路。
实验中学英语教研组长李睿涵老师总结时强调:“破解课堂低效,关键在于将‘以生为本’从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 设计教学活动时多考虑学生兴趣与需求,实施过程中多关注学生参与度与思维状态,评价环节多给予学生表达与反思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高效起来’。”
三、经验分享:沉淀可复制的 “教学干货”
活动尾声,三中、七中教师代表分别分享本校 “以生为本” 的教学实践经验:从 “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到 “课堂互动氛围营造技巧”,从 “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方法” 到 “知识漏洞闭环管理模式”,内容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 “教学干货”。
此次联片教研活动以 “以生为本” 为核心,通过真实课堂示范、深度研讨交流,为区域内初中英语教师搭建了 “互学互鉴、共促成长” 的平台。下一步,将继续以教研为抓手,推动各校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持续探索破解课堂低效的路径,让初中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的 “主阵地”。
供稿:濮阳市实验中学教研室
撰稿:李睿涵
主审:王 妍
终审:王继敏
校对:朱晓丹 王志濮
编辑:史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