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披发文身词性

披发文身词性

来源:化拓教育网


披发文身的词性是:成语。

披发文身的拼音是:pī fà wén shēn。注音是:ㄆ一ㄈㄚˋㄨㄣˊㄕㄣ。综合释义是: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禹入裸国,~;墨子入楚,锦衣吹笙。◎章炳麟《驳康有为论书》披发文身[pīfàwénshēn]。出处是:《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披发文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披发文身详细内容】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⒈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成语解释披发文身

二、综合释义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禹入裸国,~;墨子入楚,锦衣吹笙。◎章炳麟《驳康有为论书》披发文身[pīfàwénshēn]

三、出处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四、关于披发文身的近义词

披发左衽  

五、关于披发文身的造句

1、弄潮人都披发文身,手里举着大彩旗,“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非常勇猛。

2、据说古越人曾有披发文身之俗,以用来迷惑水中的蛟兽,只不过随时间推移,文身竟成为证明一个人“猛悍”的符号。

3、那时候的中原人自称为礼仪之邦,把周边经济落后的民族称之为蛮夷,说他们“披发左衽”、“披发文身”,坚决与他们划清界限,叫做“华夷之辨”。

4、瓯越之民“披发文身,错臂左衽”,有人推测温州之所以为瓯地,与先民沿瓯江而居住且善于制造“瓯”。

5、在世界上少数未开发地区,仍有刀耕火种、披发文身的习俗存在。

6、瓯越之民“披发文身,错臂左衽”,有人推测温州之所以为瓯地,与先民沿瓯江而居住且善于制造“瓯”。【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披发文身造句】

六、关于披发文身的诗句

皆披发文身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披发文身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