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龃龉怎么造句

龃龉怎么造句

来源:化拓教育网


龃龉的造句有:大多数人看见的都是他们以为会看见的,或者想要看见的,而屏蔽掉与头脑中之现实相龃龉的事物。有理想就有苦闷,不随波逐流就到处龃龉。

龃龉的造句有:韩丁因为与罗晶晶之间的龃龉,闻此言不觉悚然一惊,皮肤上都惊出了一片麻苏苏的感觉。大多数人看见的都是他们以为会看见的,或者想要看见的,而屏蔽掉与头脑中之现实相龃龉的事物。 拼音是:jǔ yǔ。 词性是:形容词。 注音是:ㄐㄨˇㄩˇ。 结构是:龃(左右结构)龉(左右结构)。

龃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龃龉jǔyǔ。(1)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二、引证解释

⒈上下齿不相对应。引明徐渭《秦望山花蕊峰》诗:“宛如齿齟齬,张吻讼所苦。”⒉比喻不平正;参差不齐。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始甚峻,一里,转西渐夷,於是皆车道平拓,无齟齬之虑矣。”清李必恒《铙歌·役者讴》:“輦粟陟砠,山石齟齬。”⒊不相投合,抵触。引汉扬雄《太玄·亲》:“其志齟齬。”范望注:“齟齬,相恶也。”唐韩愈《答窦秀才书》:“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齟齬。”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二:“虽然两人的性格实在并不相同,但也从不龃龉的过下来了。”⒋不协调,差失。多用于文辞。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於常文,则齟齬为瑕。”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然记者以此属于圣人无毁誉之下,义终齟齬,疑是两章而脱其‘子曰’字。”明归有光《先妣事略》:“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齟齬,乃喜。”苏曼殊《<梵文典>自序》:“﹝梵文﹞音韵既多齟齬,至於文法,一切未详。”⒌不顺达。多指仕途。《新唐书·王求礼传》:“然以刚正故,宦齟齬。引神龙初,终衞王府参军。”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党》:“出而齟齬于仕,坎壈其身,几陷入于深文。”⒍谓别离。引宋王安石《酬冲卿见别》诗:“两地尘沙今齟齬,二年风月共婆娑。”宋苏轼《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齟齬。”

三、国语词典

牙齿上下不整齐。比喻彼此不合。

四、网络解释

龃龉龃龉,汉语词汇。释义:1.牙齿上下对不上,比喻意见不合。2.比喻不平整;参差不齐。3.不相投合,抵触。4.不协调﹐差失。多用于文辞。5.不顺达。多指仕途。6.谓别离。

关于龃龉的近义词

争辨  争论  争辩  鉏铻  争执  辩论  冲突  

关于龃龉的诗词

《牙将脱龃龉牴牾时或隐痛戏成》  《君仪温老·谁怜龃龉老明时》  

关于龃龉的诗句

选壮坐狂俱龃龉  功成坐龃龉  龃龉其心胸  

关于龃龉的成语

不期而然  不齿于人  伯道无儿  仓皇出逃  不期然而然  不名一钱  长夜漫漫  不为已甚  参差不齐  沉博绝丽  

关于龃龉的词语

不名一钱  不期而然  不为已甚  伯道无儿  草庐三顾  仓皇出逃  沉博绝丽  不齿于人  成人之美  龃龉难入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龃龉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