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簸箕怎么造句

簸箕怎么造句

来源:化拓教育网


簸箕的造句是:队伍越过了几个簸箕的山路,拐过数个挨挨挤挤的树杆。

簸箕的拼音是:bò ji。注音是:ㄅㄛˋ˙ㄐ一。词性是:名词。结构是:簸(上下结构)箕(上下结构)。

簸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簸箕详细内容】

⒈扬米去糠的工具。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唐锺辂《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孙飞虎。”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二、网络解释

簸箕簸箕是一个词语,读音为bòji,释义有三种,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三、综合释义

扬米去糠的工具。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唐锺辂《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孙飞虎。”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四、辞典简编版

用来除去谷类糠皮的箕形器具。 【造句】以前的农人常用簸箕装着稻谷,在风中上下甩动,借着风力把糠皮去掉。 ◎

五、关于簸箕的诗词

<<《扇子诗·行脚归来马簸箕》>>  

六、关于簸箕的诗句

玉缶金筐银簸箕  行脚归来马簸箕  似我簸箕儿  赤土画簸箕  亲见马簸箕  赤土才将画簸箕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簸箕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