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神童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田玉聪明伶俐,虽称不上“神童”,却也不失为庸中佼佼者。
2、可见生而之知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刻苦勤奋的学习。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自幼养成刻苦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更有才能,人们却误以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与神童的才能主要是后天刻苦勤奋获得的。
3、不要动不动就给少年学生冠以神童作家的称号。
4、作为一个音乐神童而出道的他已经开始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5、我画的画经常拿出去展览,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还夸奖过我呢,他们说我是小神童。
6、如今享有“东方之星”美名的丁俊晖当年迷上克台球的时候,绝对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登上世界冠军宝座,跻身名人富豪之列,成为国人的偶像,被誉为台球神童。
7、好莱坞大片里,那些在键盘上“噼噼啪啪”一通敲,就能轻轻松松“远程作案”的神秘黑客,要么是天资过人的“电脑神童”,要么就是名校精英。
8、的情况写成公文并加上颂辞上报,无奈官吏鄙陋无文,写的东西实在拿不出手,只好请神童郑玄来改写。
9、前米尔沃尔神童阿莫乌是个强有力的右翼球员,从上赛季杯赛上的表现看,他能将对手的防线撕得粉碎。同时瑞典希望之星卡坎尼维奇在另一边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
10、巴基斯坦女神童二八年华夭折。
11、有的书法神童善于随机应变,再钻古怪的难题,都应付自如,考不倒他。
12、胡启蒙,人送绰号“小神童”,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就爱拿起书来念出一段让人费解的数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读电报码。
13、褪褓识过人,曾噪神童之誉,髫龄游泮水,便腾国瑞之名。
14、旧时神童妙对连珠翻检历代对联故事,发现一些名人从小就是出口成章的妙对神童。
15、这种词,那就不再是神童,是天山童姥——外表正太,内心却有三百六十五道裂痕,每道裂痕上书春夏秋冬四字,沧桑到妖。
16、但这位神童的命运并不佳,一生书剑飘零,沉沦下僚,为人作幕,当过主簿一类小官。
17、苏福八岁能文,诗赋超群,有潮汕神童之誉,可惜少年夭逝。
18、郑奎飞,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后代,人称天才小子、神童,是中国当今十大怪才之一。
19、而铁府没有知道甚至可以说是全天下人都不知道,铁峰这个神童奇才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那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带来的,当然除了那位老者以外。
20、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
21、陈亚瓓自幼笃学自强,博览群籍,过目成诵,时人视为神童。
22、他还成其为天才吗?控制论创始人、有神童之称的维纳有周期性的忧郁症发作’,这时,他就跑到数学研究中去找暂时解脱和发泄。
23、我是何其幸运,遇到你这样可以进行心灵沟通的朋友。小年到了,送上我最美丽的祝愿,祝你老人是寿星,孩子是神童,自己身体永远棒,吃啥啥都香。咧开嘴笑了不是,小年快乐啊!
24、当时搞“评法批儒”期间,他父亲拿回来一堆供批判用的如《增广贤文》、《三字经》、《神童诗》等书,也成为少年郑晓华的精神食粮。
25、这个九岁数学神童在英国高级会考中,拿到两科及一科。高级会考的应试者通常是十八岁的青年。
26、孙云晓特别强调,苏刘溢这样的“神童”们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效仿的榜样。
27、八岁入塾启蒙,过目成诵而辄解奥义,且闻一知十,宛如神童。
28、但这这鸿光却非同俗流,乃三阳宗一位前辈精心淬炼的至阳之气,若遇鬼物便自发神童,将之消磨炼去。
29、于是梁丰的名头居然逐渐在襄州城里慢慢响亮起来,市井坊间都知道从普宁州来了个神童,故事编得精彩,而且仁义非凡急人之危。
30、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31、但当他发现萧毅具备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奇才般的资质后,顿时改变了注意,破格让萧毅入学,并作为他的入室弟子进行重点培养。
32、四神童鸠摩罗什中古的佛教僧侣史家都清楚地指出,鸠摩罗什所具有的不可企及的天才使他注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佛教思想传播者。
33、祖国的花朵,天上的星星,河水的源泉,天上的小燕,母亲的宝贝,被窝中的尿床大王,噢!就是你,就是你,快乐的小神童,小天使,祝你六一儿童节快乐。
34、化名为张晶晶的圣帝尊便通过梦境来到了神童所处的时空点,他问这位名叫阿剑的六龄童想去那?同在梦中的阿剑说想和自己兄妹们去古代当侠客。
35、借音乐之父的厚重,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疏朗,古今乐圣贝多芬的激情,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浪漫,钢琴诗人肖邦的典雅,愿你音乐情人节随心缠绵。
36、所谓秀才人情纸一张,张居正,你素有神童之名,朕就命你即席赋诗一首作为回赠。
37、他哪里是什么记忆力超强的神童,什么过耳不失,过目不忘,他明明是想忘却,却永远也忘不了。
38、李清菬幼有大志,过目不忘,读书十行俱下,十岁便有神童之誉。
39、你被仇恨遮蔽了双目,愚昧了心智。你本是个聪明人,不聪明幼年也成不了神童。
40、梦霞幼时,冰神玉骨,头角崭然,捧书随兄,累累两相,小时了了,誉噪神童,长更盘盘,人呼才子。
41、众工匠看这位小神童画以作毕,纷纷围了过来。
42、美国宇航局得知这一消息后,告知“兄弟”机构欧洲航天局这个“小神童”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43、七岁作诗,九岁作画,十岁诵全六经,十二岁书法羞跑了蒙师,什么是神童,这才是神童!
44、中国克台球神童丁俊辉带领中国队一路冲锋陷阵,最终将男团金牌收入囊中。
45、他四岁便被视为大提琴神童,七岁便进入享誉全球的茱莉亚音乐学校就读。
46、“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47、说来也怪,虽然没有学过音乐,歌也只听了一遍,郎朗却几乎把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都弹了出来,真是无师自通的小神童!
48、他被允许既不用自己穿衣,也不用自己吃饭。他十几岁的时候,为了榨干他作为神童仅剩的市场价值,她强迫他穿短裤、留长发。
49、以后抽功夫,本王要亲自会会这个小神童。
50、福建产地的兰花有:素心建兰,秋兰,银边大贡,墨兰,黄金小神童最香,还有三笑也最香。
51、我们的身边有天才,有神童,有的能力超群,有的隐姓埋名,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神秘血统。
52、袁尚冷笑着看着刘循,他却是以为刘循见没了希望,呆在原地不知所措,心下讥讽,再怎么神童也不过是个黄口孺子,经不起吓。
53、糯米黏,馅儿甜,包在一起象征团圆,起个名字叫汤圆,元宵节,吃汤圆,吃上一个所有的事情都会,挂灯笼,猜灯谜,你的儿女全猜对,人夸他们赛神童,祝你元宵佳节过得愉快。
54、你不是说你从小就是神童,十岁就中过秀才吗?怎么可能不会知道呢?难道神童之说是你在吹牛?牛皮大王。
55、古之神童能过目成诵,过耳不忘,看来小六也有这天份喽,好!皇阿玛就考考你。
56、与甘罗、蒙恬、韩非子、千里驹鲁仲连皆为当世神童!然而他没能把神童的神话继续,代老将廉颇将赵军,败于长平,被杀。
57、经过几个回合较量,吕布竟将身高和体重比他超出几倍的大力士摔跤手撂翻在地,顿时轰动了整个赛场,人们呼之为大力神童。
58、我不要我的儿子做神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你是知道的啊。
59、站在山脚下,仰望神童山,群峰巍峨,乱石穿空,树高林深,几片白云游荡在山腰,雨还是淅淅沥沥的打在身上,淡淡的薄雾把神童山上上下下包裹得越发厚重,崔嵬。
60、我真的是政治小神童?
61、相比当年对这位神童“奇才”的宣传声势,如今对他遁世离俗的报道,显得低调多了。
62、大汉宣布了第一道题的赢家后,这个消息便飞快的哄传开来,就连很多没有来观看的人也都知道镇上出现了一个神童。
63、戏虐的是,该“神童”不但已经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而且还拥有令众人眼红的“金饭碗”——编制。
、心理学家,乔安娜说,“莫扎特是个小神童,贝多芬不是,但世人仍然对他们两人万分敬仰。
65、崔宏字玄伯,少有奇才,号称“冀州神童”
66、说来也奇,安连回来以后智慧大开,问一答十,大家都惊呆了,谁也不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十二年的哑童,忽然一下变成了神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