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耻的其他释义是: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恬不知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恬不知耻详细内容】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也不觉得羞耻。
二、引证解释
⒈安然处之,不以为耻。见“恬不知耻”。引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於铭,以章示后。”明唐顺之《与曹子泰评事书》:“如老嫠守节,盖几十年苦心,若一旦忘哀冒利,恬不知耻,则所谓举其平生而尽弃之,生不如死也。”清戴名世《与白蓝生书》:“即其所习之文,不过记诵熟烂之辞,互相钞袭,恬不知耻。”亦作“恬不知耻”、“恬不知愧”、“恬不知羞”。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清王韬《淞隐漫录·冯佩伯》:“特不解当时妇女,何以恬不知羞,岂真叔寳全无心肝者哉?”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三章:“‘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
三、辞典简编版
犯了过错却安然不以为羞耻。 【造句】惹出这么大的麻烦,他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真是恬不知耻!
四、典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为神宗时宰相,主持变法(列宁曾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崔公度有口吃病,不健谈,但头脑异常清醒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他作的赋深得欧阳修、王安石、韩琦等名士的赏识。公度布衣出身,朝中无亲朋可依靠,于是专以顺附谄媚王安石为务,经常不分昼夜向王安石请安,即使在厕中相遇,也莫不诚惶诚恐。一次他尾随王安石之后,手执其衣带尾,王安石回顾疑惑不解,公度却笑着说:“相公,您的衣带有点污垢,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干净了。”见者无不耻笑,而他自己却不以为耻。
五、关于恬不知耻的造句
1、明明已经停工,却恬不知耻地发出入住通知,明明没钱可退,却和我们办理退房手续,这不是骗子吗?
2、另外,不少的骗子网站还在网址中插有恶意代码,更有甚者开始恬不知耻的在网站内页打出网站合作伙伴或指定经销商的旗号来蛊惑消费者。
3、欲望过多,必然穷苦不足;恬不知耻,必然贫贱卑微;疑心太重,必然受人轻视;姿态太高,必然遭人排挤。
4、先知鲁特的民族沉溺于这个恬不知耻的堕落,放弃本性,纯洁,与女性的合法关系,而追求不自然的,的违法的行为。
5、人一旦利欲薰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6、人一旦利欲熏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六、关于恬不知耻的英语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