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主要作品:《咏菊》《题陈师曾荷花小幅》《贻王海帆先生》《玉连环影为夏丐尊题小梅花屋图》《题梦仙花卉横幅》等。所处时代:近代。出生地: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去世时间:1942年10月13日(壬午年)。主要成就: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关于弘一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弘一的诗词 点此查看弘一的详细内容
《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南浦月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咏菊》、《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满江红肇造填满江感》、《题梦仙花卉横幅》、《题陈师曾荷花小幅》、《玉连环影为夏丐尊题小梅花屋图》、《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贻王海帆先生》、《帘衣》、《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夜泊塘沽》、《昨夜》、《喝火令》、《戏赠蔡小香》、《赠津中同人》、《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滑稽传题词四绝》。
二、后世纪念
浙江纪念馆浙江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坐落于东湖景区大瀛洲内,建筑造型为一高雅、洁白之莲花,是东湖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二楼设有七个陈列室和一个能展示上百件书画作品的环型展厅。天津纪念馆李叔同故居修复工程在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路交口西侧完工。修复故居按照“前门朝东,后门朝海河,故居坐北朝南”的原则设计,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由故居和附设花园两部分组成,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负责设计,保持原故居的建筑规模和建筑风格。李叔同故居将按原貌恢复重建,保留下来的李叔同原故居建筑材料将被用于纪念馆工程;花园内将建弘一大师纪念亭和雕像等设施。故居修复建成后,在故居内建“李叔同——弘一大师故居纪念馆”,并向社会免费开放。
三、人物评价
总评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为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作词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名家点评鲁迅:“朴拙,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太虚大师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的一个人。”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夏丏尊:“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四、艺术形象
李叔同艺术形象 时间 作品名 主演 备注1995年《弘一大师》佟瑞欣电视剧2010年《弘一大师》宋怀强原创多媒体音乐剧2010年《弘一大师》纪录片2011年《最后之胜利》游本昌话剧(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