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去世时间:1942年10月13日(壬午年)
弘一去世时间:1942年10月13日(壬午年)。所处时代:近代。出生地: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主要作品:《咏菊》《题陈师曾荷花小幅》《贻王海帆先生》《玉连环影为夏丐尊题小梅花屋图》《题梦仙花卉横幅》等。主要成就: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关于弘一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弘一的诗词 点此查看弘一的详细内容
《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南浦月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咏菊》、《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满江红肇造填满江感》、《题梦仙花卉横幅》、《题陈师曾荷花小幅》、《玉连环影为夏丐尊题小梅花屋图》、《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贻王海帆先生》、《帘衣》、《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夜泊塘沽》、《昨夜》、《喝火令》、《戏赠蔡小香》、《赠津中同人》、《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滑稽传题词四绝》。
二、轶事典故
书写送别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怜虫摇椅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每次坐木藤椅时总要摇摇才下座,丰子恺刚开始不好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开口问他为何这样,李叔同答道,这个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这样摇摇后这些小生命就跑开了,坐下去后不至于杀生。慈悲的力量弘一法师出家后,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弘一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还有一次,徐悲鸿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法师,他看见一只猛兽在法师跟前走来走去,没有伤人的意思,徐先生觉得很奇怪,便问:“此兽乃山上野生猛兽,为何在此不伤人?”法师说:“早先它被别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会伤害我。”
三、生平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四、主要作品
诗词文学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弘一法师对联语也有浓厚兴趣,并有极高的鉴赏和创作水平。尤其是出家后,大师为各地寺院和缁素撰写的诸多嵌字联语,更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在宣传佛法导引终生佛化过程中,将联语这一形式作为劝人为善的巧妙手段。他书写的那些内容深刻、极富哲理的名联,现也成为警示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音乐作品 李叔同音乐作品 创作时间 作品名 备注1902年《夕歌》词曲:李叔同1913年《春游》词曲:李叔同1916年《南京大学校歌》词:江谦曲:李叔同1930年《三宝歌》词:释太虚曲:李叔同1941年《送别》词:李叔同曲:约翰·P·奥德威《梦》词:李叔同曲:斯蒂芬·C·福斯特《清凉》词:李叔同曲:俞绂堂《花香》词:李叔同曲:徐希一《世梦》词:李叔同曲:唐学咏《归燕》词曲:李叔同(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