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主要作品:《自君之出矣》。字号:字德舆。所处时代:南北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丹徒县京口里。出生时间:363年4月16日。去世时间:422年6月26日。别称:刘下邳、寄奴、宋武帝。主要成就: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
关于刘裕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刘裕的诗词 点此查看刘裕的详细内容
二、生平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被称为“南朝第一帝”。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结果还未来得及出兵,便于同年病逝,终年五十九。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佚。
三、家族成员
世系刘太公→楚元王刘交→红懿侯刘富→宗正刘辟强→阳城缪侯刘德→阳城节侯刘安民→阳城釐侯刘庆忌→阳城肃侯刘岑→宗正刘平→东武城县令刘某→东莱太守刘景→明经刘洽→博士刘弘→琅邪都尉刘悝→定襄太守刘某→邪城县令刘亮→北平太守刘膺→相国掾刘熙→开封县令刘旭孙→武原县令刘混→东安太守刘靖→彭城郡功曹刘翘→宋武帝刘裕父母 父亲宋孝帝刘翘,东晋彭城郡功曹母亲孝穆皇后赵安宗孝懿皇后萧文寿(继母)兄弟刘道邻,刘裕二弟,封长沙王,官至太尉刘道规,刘裕三弟,晋南郡公,官至征西大将军,刘裕篡晋前去世,获追封临川王妻妾 妻子武敬皇后臧爱亲,生刘兴弟,结发之妻,后追赠豫章公夫人、武敬皇后妾室夫人张阙,生刘义符、刘惠媛,后为皇太后、营阳王太妃孙修华,生刘义真章皇太后胡道安,生刘义隆,后追赠婕妤、皇太后王修容,生刘义康袁美人,生刘义恭吕美人,生刘义季孙美人,生刘义宣符修仪,生广德公主姚氏,姚兴从女子女 儿子刘义符,长子,宋少帝,晋时为刘裕世子,刘裕篡位后为皇太子,并在其死后继位,不久被辅政的徐羡之等人废黜为营阳王,随后被杀。刘义真,次子,晋封桂阳公,宋时封庐陵王,官至司徒,少帝时被徐羡之等废为庶人,不久被杀。刘义隆,三子,宋文帝,晋时封彭城公,宋时封宜都王,官至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受徐羡之推举为帝。刘义康,四子,封彭城王,官至司徒、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执掌朝政,但后来被贬处江州,更因范晔谋反之事被废为庶人。后又因胡诞世等人欲奉刘义康谋反而被宋文帝杀害。刘义恭,五子,封江夏王,官至太宰,宋前废帝时与柳元景密谋废帝而被前废帝肢解杀害。刘义宣,六子,封南郡王,曾参与讨平刘劭弑父自立的事件,官至中书监。后任荆湘二州刺史,起兵谋反败被捕,于狱中自杀。刘义季,七子,封衡阳王,官至征北大将军,刘义康被废后酗酒终日,任徐州刺史时即使北魏南侵仍只饮酒。女儿刘兴弟,刘裕长女,会稽长公主,嫁徐逵之。刘荣男,刘裕次女,吴兴长公主,嫁王偃。广德公主。宣城公主,嫁周峤。新安公主,嫁王景深。吴郡公主,刘裕第五女,妹始安公主死后嫁褚湛之为继室。富阳公主,刘裕第六女,嫁徐乔之。始安公主,刘裕第七女,嫁褚湛之。刘惠媛,义兴长公主。刘欣男,刘裕幼女,豫章长公主,先嫁徐乔,后嫁何瑀。
四、为政举措
政治刘裕从他掌权时起,到他代晋做了皇帝,曾对当时积弊已久的政治所整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门阀士族兼并土地的行为令百姓流离失所,无法保护其产业,刘裕则一改东晋以来对这种事宽松的规管,重订规管并展示公众,大大抑制了门阀豪强的兼并行为。及至会稽虞氏的虞亮藏匿一千多名脱离户籍逃亡的人,刘裕将之处死,连时任会稽内史的司马休之也遭免官。另刘裕又针对当时门阀豪强私占山泽,人民去砍柴钓鱼都受的问题,禁止豪强这种行为。氏一族向来富有,奴客亦多,在其宗族桓玄败死后被诛灭时,刘裕亦将家的资产都分发给人民,让人们按己力取用,赈济当时处于饥荒及战乱中的人民。刘裕亦于义熙九年(413年)将临沂、湖熟原属皇后所有,用来资助其化妆品开销的田地分配给穷人。如此削夺了世族以及皇室的私产,用来资济人民。即位为帝后更派大使巡行四方,举善旌贤,访问民间疾苦。二、整顿吏治刘裕当时罢掉或处死的官吏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之处死。三、重用寒族东晋时期,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所谓“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掌权后,下令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四、整饬吏治在吏治上,刘裕于永初二年(421年)三月,规定“荆州府置将不得过二千人,吏不得过一万人;州置将不得过五百人,吏不得过五千人。兵士不在此限”。这是由于东晋末年,置官滥乱,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刘裕及时对此进行了制止。在法制上,刘裕对东晋以来苛刻的刑法也进行了改革,永初三年(422年)正月,下诏“刑罚无轻 重,悉皆原降”。五、集权而刘裕在建立南朝宋后亦削弱强藩,集权,于是了荆州州府置将和官吏数额,前者不可多于二千人,后者亦不可多于一万人;另其他州府置将及官吏数亦不分别不得多于五百人及五千人。为防止权臣拥兵,他特别下诏命不得再别置军府,宰相领扬州刺史的话可置一千兵。而凡大臣外任要职要需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事情完结后都需交回朝廷。另刘裕为防外戚乱政,下令有幼主的话都委事宰相,不需太后临朝。经济刘裕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在平定刘毅时,也曾下令减免税役。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同时,刘裕整顿赋役制度,刘裕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是州、郡、县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宫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文化刘裕本虽是行伍出行,识字不多,但非常重视教育。永初三年(422年)正月,下诏:“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尚于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故爰自盛王,迄于近代,莫不敦崇学艺,修建庠序。自昔多故,戎马在郊,旌旗卷舒,日不暇给。遂令学校荒废,讲诵蔑闻,军旅日陈,俎豆藏器,训诱之风,将坠于地。后生大惧于墙面,故老窃叹于子衿。此《国风》所以永思, 《小雅》所以怀古。今王略远届,华域载清,仰风之士,日月以冀。便宜博延胄子,陶奖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主者考详旧典,以时施行”(《宋书?武帝本纪》)。从而巩固宋国的统治,同时也改善了社会风气。他是东晋南北朝,颇有作为,成就最大,最有建树的皇帝。他所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刘裕北伐关中时,广收图籍,加之府藏所有,仅4000卷。又下令对赤轴青纸、文字古拙之书,亦加收藏以传后世。奠定了南朝宋国家藏书的基础。军事刘裕是在战术上敢于创新的军事家,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巧妙布阵,利用优势弥补了自己的短处,使“却月阵”成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术,充分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刘裕在战中的军事思想具体表现在:在战术革新上,他吸取了早期阵法的不足,大胆地将水军用于阵中,利用水军的优势来克制骑兵,开创了战术史上的新篇章。在战术指挥上,他采取弧形方式列阵,增加抵抗能力,又将弩、槊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杀伤力。在兵力配置上,他将几个兵种结合起来,协同作战,以水军为后援、以战车列阵御敌、以步兵杀伤敌人、再以骑兵发起追击。在作战指导上,他适时选择战机,利用魏军的挑衅,做到“临境近敌,务在厉气;十分巧妙地选择战场,使自己能够安全占据制高点;利用阵中士卒的心理,将其置之死地,以绝士卒后退之心;抓住敌人迟疑之机,迅速派兵跟进布阵;利用魏军的人多势众的心理,示弱纵敌;取胜后又及时派兵增援,适时发起追击。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刘裕部署周密,水路各军配合密切,谋略运用完美,战术使用得当,使强大的魏军铁骑无机可乘,处处被动,堪称战术史上的奇迹。刘宋初期,因刘裕在晋朝末期收复北方的青、兖、司三州,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 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王朝。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已为南朝版图,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谢安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