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胸中有文墨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里?

胸中有文墨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里?

来源:化拓教育网


这两句并非出自同一首诗,后句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而前句则是后人为了对仗工整,移花接木而作。
1. “胸藏文墨虚若谷”是后人所写,出处不详。虚怀若谷一词,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形容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译文: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陪李渗,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虚怀若谷出处)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地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胸藏文墨虚若谷的意思是:胸中藏有文墨,人的胸怀自然高雅悠然,谦虚谨慎,虚怀若谷。
2.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苏轼告别凤翔,要回到长安去,临别前写了一首留别诗,送给自己的朋友董传,原诗为:《和董传留别》宋 · 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译文:生活中,虽然是身着简陋的粗布大衫,但是胸中却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使整个人气质如兰光彩照人。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扰渣,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宋代将参加科举考试,也称为“踏槐花”)。囊中羞涩,无法添置那车马芦脊,穿着旧布鞋,应接不暇地看着富贵人家的香车宝马,眼花缭乱。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我的名字。这首诗虽然大家并不熟悉,但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人知,后人在形容一个人饱读诗书,气质不凡,颇具风骨时,经常会用到以下三种表达: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