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下岗人员有要求单位在一定期限内以书面通知权,但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达不成变更协议的。但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之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 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通知劳动者本人。如用人单位没有履行上述法定程序,劳动者有权以程序不合法为由拒绝下岗。同时,用人单位还必须在书面通知中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并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企业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下岗职工由于缺少正常的劳动收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期间,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交纳与在岗职工不一样,由企业独自(含个人部分)按规定比例缴纳。对托管期满的失业人员,由再就业中心及时将其档案转入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办理失业登记,享受失业救济。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家庭人均收入达不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可申请民政救济。
第3种观点: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伤一般就是由用人单位来承担相应的赔偿;而对于保险基金是不会保障下岗职工;但对于下岗的职工也必须要发生在工作的范围之内,才会依法的申请,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工伤赔偿是怎么赔的:1、一般工伤(未致残):医疗费、工伤工资、交通食宿费、生活护理费。2、工伤致残: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或是补助、生活护理费、工伤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械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工亡赔偿: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4、下落不明(未宣告死亡):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宣告死亡的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二、工伤应该按以下流程进行赔偿:1、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在的时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通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3、用人单位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法律的规定进行赔付。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1种观点: 退休返聘人员受伤不能认定工伤,因为退休人员返聘属于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规调整。退休人员受伤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领取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职工退休的条件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劳动能力等。办理退休的流程包括申报、材料准备、社保局核定等。法律分析退休返聘人员受伤不能认定工伤。退休人员返聘属于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规调整,不能进行工伤认定。提供劳务者因工作原因受伤,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领取标准如下:1、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2、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丧葬补助费的标准为3个月工资;供应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标准为6个月工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在职职工6个月工资;离退休人员3个月工资。3、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死亡,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按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发放待遇。以下情况下职工可以申请退休: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办理退休的流程: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门申报;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5、等待社保局通知。社保局会通知办卡,按手印。手续都办好以后,次月领取待遇。结语退休返聘人员受伤不能认定工伤,因其属于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规调整。然而,若提供劳务者因工作原因受伤,可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领取标准,公务员病逝后可获得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则可获得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可获得相应的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死亡,待遇将按照养老保险规定发放。退休的条件包括年龄和工作年限等要求,不同情况下的退休流程也略有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2种观点: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其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发生的职业伤害不能认定工伤。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缺失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主体资格之主体要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用人单位无法定义务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退休证办理流程是什么1、用人单位到人社退休管理部门自行购买退休证;2、用人单位工作人员负责把退休证上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填写完整;3、加盖用人单位公章;4、退休人签字确认领取;5、把退休证发放给退休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其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发生的职业伤害不能认定工伤。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缺失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主体资格之主体要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用人单位无法定义务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