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绍兴计划对在春节期间留绍并缴纳社保的非绍兴户籍员工每人一次性发放两批次的现金券,领取方式见正文。2023年春节绍兴职工留绍过年现金券发放方式如下:发放方式:消费券以现金券形式发放,按照“先确认,后发放”的模式进行。发放平台:“绍兴市民云”APP领取步骤:      第一步:从2022年12月20日上午10点至2023年1月15日晚上24点,符合条件人员在“绍兴市民云”APP进行春节“留绍”报名资格确认。      参与人员须通过注册并实名认证、提交“新绍兴人”留绍承诺后通过投放清单库比对,方可参加相应活动;      第二步:2023年1月18日,根据通过报名资格确认后结果,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分批次将现金券500元和300元,通过“绍兴市民云”APP专用账户进行发放绍兴市举行2023年"开门稳、开门红"支持企业稳岗留工意见新闻发布会,提到为"就地过年"的外省员工推出了"大礼包",其中包括一次性发放价值800元的"新绍兴人"消费券、“留绍过年"流量、"年货邮到家"温暖礼包等。绍兴市为鼓励重点企业连续生产,对2023年春节当月保持连续生产的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纳入电力保供"白名单";对保持连续生产的企业,符合一定条件的给予环保指标结转。此外,绍兴还实施"新绍兴人消费券",对在春节期间留绍并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非绍兴户籍员工(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人一次性发放两批次价值800元的现金券。返乡返岗服务方面,对企业招用首次来绍就业人员的给予招工奖励,给予企业因接回市外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补助,员工自行来绍就业的也将给予交通补助;对招聘或返岗人员较多、区域较集中的来绍务工人员,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与此同时,绍兴积极倡导外来劳动力留绍过年、就地过节,全力提供更务实的、更暖心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一方面,实施"新春用工保障月"行动,包括加大招聘信息推介力度,加密举办用工招聘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引进员工的,给予最高800元/人的奖励等。春节期间,绍兴将为留绍员工发放"留绍过年"流量福利--绍兴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为非绍兴籍用户提供每月10G至20G的免费流量包、新春套餐、宽带等特惠活动。此外,绍兴还将开展"畅游绍兴"文旅惠民活动,国有景区、场馆、场所向留绍员工和家属全部免费开放,鼓励引导民营景区、场馆、场所开展打折畅游活动;"留绍过大年观影迎新春"公益电影活动,面向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发放电影票等。法律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是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既包括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职工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就业的,连续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能间断,也就是说在适用同时需强调“连续工作”必须是无缝对接,即劳动者在进入新单位时工作日不能间断,否则不适用该款规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安家补贴申请(社会事业人才安家补贴申请由各主管部门负责受理):2021年1月1日起,新引进到绍兴且在诸暨企业工作的各类人才,通过登录“浙里办”,申领绍兴“人才码”自动审批通过;2021年1月1日之前引进到绍兴且在诸暨企业工作的各类人才需要通过原渠道申请。申报系统为诸暨市人才补贴申报系统。法律依据:《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 第一条 符合杭州市人才引进条件的应届高学历的毕业生的生活补贴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人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3万元。应届高学历毕业生是指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应届国(境)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归国留学人员。
第2种观点: 2022年诸暨大学生人才补贴:1、对大学生来诸参加就业见习实习活动的,给予300-1500元市外交通补贴、100元每月市内交通补贴,并按照专科(高职)、本科(技师)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8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2、对接收见习实习大学生的企业给予工伤保险补贴,并按照专科(高职)、本科(技师)及以上分别为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60%、80%,给予接收企业最长12个月的见习实习补贴。对企业录用见习实习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000元/人的奖励;3、邀请高校、专业机构等相关专家和负责人开展对接交流,由邀请部门负责交通食宿,并给予每人最高3000元补助;4、对参加人才、门开展招才活动的企业,由组织方统一保障交通食宿或给予相应补贴;5、高校毕业生来诸可以先落户后就业,来诸工作后给予相应购房补贴、安家补贴、租赁补贴以及配套人才公寓;6、对已在诸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离职脱产攻读博士,毕业后全职回诸工作的享受与引进人才同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十条享受就业见习补贴的人员范围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国家级贫困县可扩大至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职毕业生。对吸纳上述人员参加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对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可适当提高见习。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诸暨人才补贴:深入实施“越海英才计划”,其中包括以下方面:(一)人才项目资助;(二)创业发展支持;(三)创业融资扶持;(四)激励企业上市;(五)加大市场化引才力度;(六)完善平台引才机制;(七)加强企业引才激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