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上诉和抗诉的区别是:1、上诉和抗诉的主体不同。有权上诉的主体,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完整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仍然是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享有完整、的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请求人民提出抗诉的权利。但被害人只能就一审的判决请求抗诉,对裁定不能请求。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最高人民不能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2、上诉和抗诉的理由不同。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诉。抗诉必须是人民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3、上诉和抗诉的提起方式不同。上诉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状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抗诉的方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应当提交抗诉书;4、上诉和抗诉的途径不同。上诉的途径:提出上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提出。抗诉的途径:提出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不能直接向第二审提出;5、上诉和抗诉的法律后果不同。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就是上诉不会加重处罚,但是检察机关抗诉不受此原则;6、上诉和抗诉的提起时间不同。上诉只能在一审判决后判决未生效的上诉期内提出;检察机关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任何时间都可提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关于民事抗诉的范围。必须明确的是,民事检察监督应当主要是“事后监督”,即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或者“全程监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再审的除外。该条款是针对抗诉再审的审级及下交再审的的规定。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