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报税最晚什么时候

2023年报税最晚什么时候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1、每月7号前,申报个人所得税。 每月15号前,申报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2、印花税,年底时申报一次(全年的)。3、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每年4月15号前、10月15号前申报。但是,各地税务要求不一样,按照单位主管税务局要求的期限进行申报。4、车船使用税,每年4月份申报缴纳。各地税务要求也不一样,按照单位主管税务局要求的期限进行申报。5、如果没有发生税金,也要按时进行零申报。6、纳税申报方式:网上申报和上门申报。如果网上申报,直接登陆当地地税局网站,进入纳税申报系统,输入税务代码、密码后进行申报就行了。7、如果是上门申报,填写纳税申报表,报送主管税务局就行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纳税申报流程: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报送下列有关证件、资料:1、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2、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3、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4、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异地完税凭证;5、境内或者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6、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计税依据,扣除项目及标准,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应退税项目及税额、应减免税项目及税额,应纳税额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延期缴纳税款、欠税、滞纳金等;7、扣缴义务人办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时,应当如实填写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并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合法凭证以及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8、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 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 律、行规的规定执行。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税收 法律、行规的规定执行。税务机关有权拒绝执行与税收法律、行 规相抵触的决定,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第四条 税收征管法第五条和本细则所称税务主管部门,是指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犯法的,按涉及的偷逃应缴税款定罪量刑。个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中“偷逃度应缴税额较大”(有期徒刑3年以下或拘役);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巨大”(3—10年);偷逃应缴税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偷知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10年以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抄税写IC卡、打印各种报表、报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规定的,依照制定的行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抄报税操作应该是抄税、报税、认证,抄税为:抄税写IC卡-打印各种报表-报税。报税为将抄税后的IC卡和打印的各种销项报表到税务局纳税服务大厅交给受理报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他们会根据报税系统的要求给你报税,也就是读取你IC卡上开票信息,然后与各种销项报表相核对,然后进行报税处理。认证时携带当月要准备抵扣的抵扣联,到国税局认证窗口办理即可。专用开出180天内认证有效(2017年7月1日起360天)。当月认证的必须在当月抵扣。由于设备升级,现在抄税可以直接在税控开票软件(税控盘版)进行,报税可到一体化平台申报,然后回到税控开票软件(税控盘版)上进行反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因此,纳税人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也应该进行申报。是否零申报视纳税机关核定的税(费)种的相关规定办理,不一定与是否有收入存在必然的联系。各税种的申报流程与正常申报流程相同,社保费的零申报需要税收专管员和所长的签字同意才能办理。

第3种观点: 法律主观:2023年的购置税相关是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但个别地区可能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上海地区,购买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混动车型,将不再享受新能源车待遇。不仅不减免购置税,而且也上不了绿牌。 消费者也要注意的是购置税免征只是对新能源汽车,如果是其他车辆还是要看具体的。法律客观:《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第一条 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第二条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施管理。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的,列入《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属于符合免税条件的新能源汽车。 第三条 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第1种观点: 2023年度申报纳税期限分为年报和季报,年报截止日期为次年5月底,季报截止日期分别为当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具体时间可参考当地税务部门公告。根据规定,2023年度纳税申报书分为年度和季度两种,具体时间如下:1. 年度纳税申报:一般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税种,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底,也就是次年的5月31日为最后期限。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纳税人的截止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及时关注当地税务部门公告。2. 季度纳税申报:主要包括、营业税、消费税等税种。根据规定,季度纳税申报截止日期分别为当年的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如果忘记了缴税截止日期,可以到当地税务部门官网查询或致电咨询。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某些纳税人需要延迟申报和缴纳税款,可以向税务部门申请延期,但需要缴纳一定的逾期滞纳金。如何进行申报纳税?申报纳税需要根据不同的税种,填写相应的纳税申报表,并准备好纳税相关的证明材料。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参考当地税务部门的官网或前往当地税务部门咨询。需要注意的是,纳税人需要按期申报纳税,否则可能会产生逾期滞纳金等额外费用。2023年度纳税申报分为年度和季度两种,具体时间和纳税种类需参考当地税务部门的公告。在申报纳税时,需要准备好申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以确保纳税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如果有疑问,可以咨询当地税务部门或前往官网查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