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农业户口的意思是什么
计划经济时代,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类型。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居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
“非农户”即城镇户,按照以前的说法是“吃商品粮”的户口,而“农户”即自种粮的户口,这是国家在资源分配上的一种区别。“非农户”没有“田”等一些集体资源来分配给你。目前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随着农村的城市化,这一点已基本没有区别。(农户有“保全费”或“保养费”,城镇无业居民有“失业金”或“最低保障金”)
二、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区别
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有的省市已取消了农业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
(一)"农户"和"非农户"以前是在吃商品粮上在区别。
(二)社会保险方面,这两者的区别也不大。总体只和城市间的区别有关,在一个城市则没什么大区别。
(三)劳动就业方面,城镇也不是包工作的,但有个劳动再就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比农村好点,农村如果有新技术示范区的,当然在这方面也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的,但就是不像城市这么系统。
(四)农村的有土地,应该是有一定补贴的,叫保全费之类的,而城市非农户没有,有一个失业金,但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最低生活保障金。
三、中国户籍制度有哪些缺陷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虽然经过不断的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已有淡化迹象,但是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迈向21世纪的目标仍有许多不适之处。这使近段时间以来,湖南、广州、北京等不少省市在户籍制度方面的松动措施就有了示范意义。
有人曾对这种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待遇”迥然不同的户籍管理制度总结出如下“罪证”:在人口流动方面威力巨大,它不仅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也了城市间的流动。它窒息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其次,这种户籍制及其配套制度演化为两种不同的身份制度,形成不平等的两个社会集团。
在这种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下,无法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民被进城就业,因而缺少城乡之间的就业竞争,城市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无法得到遏制。另一方面,在现行户籍制度下,数以千万计的民工进入城市后,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外,农民进城后,由于没有明确的身份,城市的保障系统将他们排斥在外,因而农民不愿放弃承包土地,他们将占有土地做为最终保障,这不利于土地流转。
列出这些“罪状”并不是彻底否定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我们的制度缺陷在于其二元结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我们改革的目标是消除其二元特征,淡化城市户籍的高附加值,增加农村户口的含金量,使之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壁垒,资源配置的障碍。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