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合同诈骗案件中,直接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合适?

在合同诈骗案件中,直接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合适?

来源:化拓教育网


当遭受经济财产损失且不认为是犯罪时,可直接向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获得赔偿。然而,如果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刑事部分将由检察机关向提起公诉,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数额较大。

法律分析

不能。

如果因此遭受经济财产损失,且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直接向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赔偿;

如果被认定是合同诈骗罪的,对刑事部分由检察机关向提起公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拓展延伸

合同诈骗被起诉后的法律程序及相关责任追究

合同诈骗被起诉后的法律程序及相关责任追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被起诉方将接收起诉文件,并需在指定时间内提供答辩。接下来,法庭将安排听证会,双方将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提供证据。法庭将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判决。如果被判定有罪,相关责任追究可能包括罚款、赔偿受害方损失、甚至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监禁。此外,涉及合同诈骗的案件还可能引发民事诉讼,受害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求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法律程序和责任追究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案件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结语

合同诈骗涉及的法律程序和责任追究相对复杂,需谨慎对待。被起诉方需及时提供答辩,并参与听证会,以表达观点和提供证据。法庭将依据法律和证据做出判决,可能导致罚款、赔偿或刑事处罚。此外,民事诉讼也可能同时展开,受害方可追求赔偿。具体程序和责任因案件和地区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