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鸭绿江大桥是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区内东15公里,于1937年始建,1939年7月31日竣工,全长5.23米、宽5米、高16米,共20个桥孔。以第11桥墩中心接轨线划为中朝集安鸭绿江大桥两方各自维修分界线,其中中方324.23米,朝方265米,是连接中国与朝鲜的三条铁路通道之一。20xx年,中方在桥头建有国门1座。
大桥两旁是绿茵茵的葡萄园,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大桥横跨中朝两岸,高大而宏伟,气势壮观,它是连接中朝两国人民情谊的纽带。
集安鸭绿江大桥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资源的需要而建立,这座桥曾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之时,目睹了日军细菌仓皇逃窜的狼狈相,见证了日军投降后撤退的历史史实。抗美援朝期间,是志愿军渡江和后勤供应的大动脉,鸭绿江大桥承担着志愿军渡江和后勤供应的重要任务。仅1950年10月~1953年2月间,先后有42万大军、17.2万随军担架队员,或由桥上,或由其身畔进入朝鲜;大桥之上,先后向朝鲜运输军用物资、的火车75908辆、运送筑路材料的火车15810辆,其他往返51782辆,其中运送伤员回国18.2万人,接待朝鲜战争难童及行人员8000余人。
站在日伪时期留下的桥头碉堡上,看着横贯大江南北的大桥,触摸着碉堡满身弹痕,游人就会想起那惊心动魄的岁月和难以消逝的一幕幕:冰天雪地中自黄昏到深夜,集安一线千军万马,静默无声地排成数路纵队,有的涉江而渡,有的乘车在桥上飞驰而过。敌人的轰炸机蜂涌而来,弹片横飞,江面顿时涌起数丈水柱。四周高山上的高炮不断地向敌机倾斜怒火,一批飞机飞离,又一批飞机飞来,弹片横飞,带着片片冰屑的水落在人们身上,一个个战士中弹倒入江中……。鸭绿江大桥被炸,很快,鸭绿江上自上羊鱼头,下至市区对面筏登岛,先后出现12座浮桥。水上桥、水中桥,桥上人急马喧,勇往直前;天上是火,水中是血……经过抢修的大桥又恢复了活力,铁骨隆隆,钢轨上军列车继续一辆接一辆;水中飞虹,浮桥上人流马车仍然一队接一队……。
这条“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首桥,清晰的记得她所熟悉的集安儿女中,有200多人去而未返;她所送走的中华儿男,有几十万人把生命留在了前线;她见证的不只是祖国儿女誓死如归的勇气,不只是国际主义的深情,也不仅仅是搏杀的惨烈和胜利的喜悦,她见证的是中华民族的钢筋铁骨,她自己也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如今,这里不时有当年的老战士重新来到这里抚今追昔,更有大批的后来人结队瞻仰大桥,畅想未来。
1984年后对经批准的少数人开放,1988年后被列入旅游景点。
吉林诗人张殿斌咏集安鸭绿江大桥
足踏界桥移步迟,江涛盈耳壮怀诗。
金戈铁马援朝日,血雨腥风护路时。
残堡凄苍留记忆,国门宏伟展雄姿。
凝眸脚下滔滔水,恍见当年惨烈旗。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