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败血症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医生和家长都要对新生儿保持警惕。下面由小编告诉大家,小儿败血症中医治疗如何?要注意什么?
在中医看来,小儿败血症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与新生婴儿的形体不足,尤其早产和未成熟者、产时受损的婴儿,正气虚弱,御邪之力低下相关。外因则为邪毒侵袭。
因此,中医治疗要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疗效更显著。
1.邪毒炽盛证:发热,烦躁,汗出,黄疸反复,肌肤瘀斑,腹满,胁下硬,哭声低,乳少,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厚,脉数,指纹紫滞。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退黄。
药方: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主要药物:黄连、栀子、黄芩、黄柏、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
2.毒陷正虚证:低热,反复黄疸,瘀斑,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不乳,不啼,不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滞。治法:益气解毒,扶正祛邪。
药方:参附汤合黄连解毒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黄连、栀子、黄芩、黄柏。
3.血虚气弱证:形体倦怠,神乏无力,面白,肢末不温,乳少,腹满,易出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指纹淡。治法:温阳益气,滋阴养血。
药方:人参养荣汤。主要药物:人参、茯苓、陈皮、当归、黄芪、熟地黄、白芍、桂枝、白术、五味子、远志。
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受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各种诊疗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不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而且年龄小、营养状况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和发生休克、DIC者预后不佳。
小儿败血症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疾病,因此个别体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儿较容易感染此病。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