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园欺凌的危害与防范

校园欺凌的危害与防范

来源:化拓教育网


校园欺凌的情形包括侮辱性绰号、物理攻击、干涉财产、传播谣言等,而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以及相关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属于校园欺凌的几种情形大致归为以下几种: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8.分派系结党:孤立、或排挤受害者。

9.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0.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

11.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关于校园欺凌整治和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还有相关的行政处罚以及刑事处罚等。

结语

校园欺凌的种种恶行,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应运而生。《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等,为我们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相关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也将对欺凌者进行严厉的制裁。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保护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8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公共图书馆从事或者允许其他组织、个人在馆内从事危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关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公共图书馆行业组织应当依法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指导、督促会员提高服务质量。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