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社保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案件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
法律分析
劳动争议案件社保诉讼时效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拓展延伸
社保诉讼案件中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社保诉讼案件中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计算方法如下: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具体计算方式是自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或向人民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一年没有提起仲裁或诉讼,劳动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值得注意的是,特定情况下,如劳动合同终止后的争议,诉讼时效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建议劳动者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社保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建议劳动者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1日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 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具体管理办法由规定。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