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将面临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处以拘留或有期徒刑。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区别在于主观罪过和对犯罪结果的要求。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是过失犯罪,要求预见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但未避免;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只要实施破坏行为即构成犯罪,无论后果是否发生。
法律分析
一、非法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怎么处罚
非法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如果在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认定
注意区分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界限。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侵害对象相同,都危害公共安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观罪过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行为人对其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是明知的,并且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属于故意犯罪。本罪属于过失犯罪,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2)对犯罪结果要求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只要行为人实施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并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无论严重后果实际是否发生,均构成犯罪,而且是犯罪既遂。而本罪则要求必须发生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如果实施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过失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犯罪。
结语
非法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非法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行为将面临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的处罚,情节较轻者则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后果特别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时,需要注意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之间的区别,前者属于过失犯罪,后者属于故意犯罪,对犯罪结果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2015修正):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七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拒绝、阻碍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快递企业,邮政管理部门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2015修正):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照规定向用户明示其业务资费标准,或者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十五章 法 律 责 任 第二百零九条 违反本法第八十条的规定,民用航空器在飞行中投掷物品的,由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