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刑罚是如何确定的?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刑罚是如何确定的?

来源:化拓教育网


过失致人重伤罪判刑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5条制定的。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刑法另有规定,将按规定处理。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需满足两个条件:造成实际重伤且与行为人的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过失致人重伤可以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只有造成他人重伤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没有过失或是由于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重伤,属于意外事故,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过失致人重伤罪判刑规定是怎样的

1、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该规定是指,因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应按相应的罪处理而不再适用本条定罪处罚。

例如:过失爆炸致人重伤的,按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处理;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的,按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九十五条

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行为表现

过失致人重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认定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需要注意两点:

1、构成过失重伤罪,法律不仅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他人实际的伤害结果而且要求这种伤害只有达到重伤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如果过失致人轻伤,则不构成犯罪,行为人只承担此事赔偿责任。

这也是本罪和故意伤害罪的重要区别之一,对重伤的认定,应当依照刑法第95条的规定,并参照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司法部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由法医正确地加以鉴定。过失重伤罪的鉴定依据、鉴定程序、审查原则和认定标准同故意伤害罪中对重伤的鉴定是相同的。

2、构成过失重伤罪,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地、必然地造成了这种重伤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是造成这一重伤结果的决定性的、根本的原因。如果重伤结果的产生,并不是由该行为人的行为所直接决定的,也就不能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重伤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重伤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重伤。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他人重伤的才能构成犯罪,造成他人轻伤的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重伤的,属于意外事故,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结语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判刑规定是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来确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刑法中有其他相关规定,则按照规定处理。重伤的定义包括造成肢体残废或毁容、丧失听觉、视觉或其他器官机能,以及对人身健康造成重大伤害等情形。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行为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需要满足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实际的重伤结果,并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过失致人重伤罪还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形,只有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没有过失或是因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重伤,则属于意外事故,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