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相同朝代诗歌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相同朝代诗歌

来源:化拓教育网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相同朝代诗词:

《绣山》《七绝》《无俗念丘处机》《小曲小昭》《五绝袁冠南》《苗若兰与胡斐对答》《瑞鹤仙黄蓉唱与郭靖》《水龙吟黄蓉与陆乘风》《七绝袁冠南》《九张机》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相同朝代的诗词:《绣山》、《七绝》、《无俗念丘处机》、《小曲小昭》、《五绝袁冠南》、《苗若兰与胡斐对答》、《瑞鹤仙黄蓉唱与郭靖》、《水龙吟黄蓉与陆乘风》、《七绝袁冠南》、《九张机》作者:。年代:当代。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详细介绍:

一、《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全文 点此查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详细内容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二、注解

霜天:这里指冬天。秋冬都有霜,故可统称“霜天”。

烂漫:光彩分布貌。

天兵:指红军。

霄汉:高空。霄,云气;汉,天汉,即天河。云气和天河都是在高空,所以用来表示高旷至极的天际。

龙冈:龙冈头墟的简称,在江西省宁都、吉水、吉安、泰和、永丰诸县之间,地属永丰县。山峦重叠,形式极险。

千嶂:许多高山。

二十万军重入赣:敌人发动第二次“围剿”时,总兵力20万。

风烟:犹风尘。

天半:半空。

不周山: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三、赏析

本诗上半阕是诗人喜闻龙冈之战大捷的当晚一气写成的,第三句原为“唤起工农千百万”,而后在次年春,当诗人闻敌人将结集更大兵力作第二次大“围剿”时,心潮起伏,英迈难平,遂一气补写出整首诗的下半阕。完稿后,发现上下两阕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之句,便将上半阕的第三句改为“雾满龙冈千嶂暗”。 由此可见,此诗上半阕写作战的胜利,下半阕却是再发雄音以表第二次迎战之决心。 序幕一揭,又以双倍兵力卷土重来,滚滚狼烟遮没了半个天空,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面对重兵来犯,如何迎敌,诗人仍然满怀信心,运筹帷幄,最后三句一口气豪迈道出:“唤起千百万劳苦大众齐心协力奋勇向前,那时红旗就会插遍整个中国”,同时也表明作者一贯的思想:放手发动群众,人民战争、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等等。 最后一行,诗人活用了中国古代神话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在他眼里,共工是胜利者,是敢于的英雄,共工以头触山就比喻为红军将士最终将推翻蒋家王朝,毛不愧为一位有预见性的诗人,他在最艰苦的岁月已看到遥远的胜利的曙光。犹如一位美国诗人庞德所说,真正的“诗人是一个种族触角。”唯有这样的诗人才有最灵敏的触须,才有预见性,才可能比所有人提前预感到自己民族的欢乐、胜利、痛苦、悲哀、不幸及灾难。毛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已感觉到了这一切,胜利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四、《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其他诗词

《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七绝·五云山》《水调歌头·游泳》

五、译文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万千枫林被霜打过焕发鲜亮的红色,红军战士一腔怒火直冲云天。大雾笼罩龙冈深暗的连绵群峰,我军齐声高呼,前线杀敌并活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二十万敌兵又来侵犯,狼烟四起遮掩了半边天。我将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红旗遍插迎风招展。

相同朝代的诗歌

《绣山》《七绝》《无俗念丘处机》《小曲小昭》《五绝袁冠南》《苗若兰与胡斐对答》《瑞鹤仙黄蓉唱与郭靖》《水龙吟黄蓉与陆乘风》《七绝袁冠南》《九张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