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8篇
一份事迹写好了是能充分体现个人的专业水平,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肯定要强调格式正确,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1
1、2、138、571、847、900、1050、3000……这组数字是什么?
记者来到城西区采访时,被这组数字所感动。5月7日1时“一声令下”,城西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正式展开,经过2小时努力,4时全区核酸采样点138个点位、571个台位、847顶帐篷全部搭建完毕、物资全部配发到位;6时30分,各点位物资分发到位; 8时30分,医护人员、信息采集员、志愿者到位,采样前准备工作一切就绪;9时核酸采样正式有序进行。
1050名医护人员,900余名党员机关干部、3000余名志愿者、还有更多无法用数字统计的公安、城管及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西宁是我们的家!”
“不怕困难,西宁一定会越来越好。”
“每个西宁人都是一束光,会照亮西宁的黑夜。”
疫情防控,太多的平凡令我们感动。
“今天天气很热,你看他们的面罩里全是汗水,昨晚我们酣睡时,他们彻夜未眠,每一次,他们都冲锋在前,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走出来做个核酸算得了什么?只有好好配合,再配合!”一位准备做核酸检测的大爷对记者说。
听到这里,记者心头一热,瞬间一股暖流涌动。
那些数字背后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2
鸡泽县鸡泽镇基层女干部xx抗疫的第十七天,突然接到9岁女儿电话,孩子哭着说想妈妈,听到孩子的话xx已泪流满面。
据了解,自鸡泽疫情防控以来,作为一名乡镇干部,xx严格遵守单位规定,吃住在镇,爱人在单位也不能回家,只能把上小学的女儿放在亲戚家。有时候忙起来,好几天也没联系女儿,突然接到电话的她止不住了。
当好宣传员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xx协助负责沙阳、小韩固、西营、北安上的包片工作。每天早上4点多起来,她安排各个村对接好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后,就到村里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刚开始核酸检测时,她主动当起了村里的宣传员,维持秩序、广播宣传。她用通俗易通、铿锵有力的话语向大家传递着当前的严峻形势以及注意事项。有时候一上午下来,嗓子都哑了,但她仍然坚持在现场不停地提醒群众做好防护、维护好秩序。
当好监督员
封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乡镇纪检干部,xx闻令而动,主动下沉一线,既是战斗者,又是监督员,每天不定时督导查看鸡泽镇各村(社区)封控管理、核酸检测、隔离返乡人员等相关情况。每次督导出的问题,她都紧盯不放,逐一销号。她说:“加大督导力度,严查问题不放,才能给群众一个交代,保障群众的安全。”
当好转移员
“有密接,准备一下,马上出发”,xx刚接到电话,迅速穿上防护服出发,当时刚从村里巡查回来,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到目的地后,开始有序引导医护车辆接送密接人员,从下午一直到凌晨2点多,防护服早已湿透、中午晚上也还没吃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单位已经很晚了。见到她的同事总是嘱咐她:“要照顾好自己,别累倒了,”她总是说:“没事没事。”她心里知道只有把群众安全转移,她才能真正地放下心来。”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3
孙xx,女,xx区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护士。
自2018年10月起在甘孜州丹巴县坚守了1000多个日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了力量。2021年,孙xx转向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战。她在酷暑的夏天一家一家下社区入家庭,累计核酸采样80余人次,信息追踪管理41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随访管理80余人次、密接转运管理与家庭消杀5人次。
孙xx,2015年7月入职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0月由成都市xx区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负责卫生部门的健康扶贫及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2021年5月结束在丹巴两年多的脱贫攻坚任务工作,回到成都市xx区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成都市xx区优秀共青团员”,先后荣获“蓉城一家亲—讲好民族团结成都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中国防痨协会“结核医声”中青年医护人才演讲大赛优秀选手”。
2018年10月挂职丹巴县章谷镇卫生院,通过与丹巴县卫健局的重传科工作人员一起入村入寺入校的深入调研,针对丹巴县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客观事实的依据,为丹巴县“十三五”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顺利验收、“十四五”创立示范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石。两年里,结对帮扶丹巴县巴底镇齐鲁村6户贫困群众,除了生活上油、米必需品的关心帮扶,逢年过节的团聚让远在异乡的她倍感亲切。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4
王xx,女,中共党员,xx区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在日常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在新冠肺炎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中,医院牵头负责白莲池街道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她作为点位负责人,梳理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统筹人员安排,加强与街道、社区的对接,井然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止目前顺利完成了7万多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
2020年初,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区卫健局发布了《招募援鄂后备医疗队医务人员倡议书》,凭着从事护理工作10年,并担任医院综合一病区护士长职务的经历,王xx第一时间向报了名,成为第一批区级医院援鄂后备队员。
每逢疫情防控需要时,她总是第一时间投入到防控一线,参与到转运患者及核酸采样等工作中。她还兼顾了疫情期间病房常态化封闭式管理,保障了病区医务人员及病人安全。
2021年5月10日,xx区白莲池新冠疫苗接种点正式启动,王xx在该点位负责接种全流程工作。王xx除了要安排接种点降温、防暑、防晒、防盗的措施,还要对预检医生、登记人员、接种护士、aefi保障人员均需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
王xx带领接种点的医护人员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时间,中午也是轮换着吃饭,晚上经常延时工作到七、八点钟。王xx负责的接种点位超前完成了全年疫苗接种工作,并增加完成了1.7万群众的接种工作,且未发生一例疫苗接种严重不良反应及群众投诉。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5
“支援时长不定、任务不定、检测对象不定。”17日晚10点30分,一份紧急通知下达了。面对未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迟疑,次日7点便到医院集合。8点30分,15名队员全部完成核酸检测院内二次培训,随即奔赴昌平支援核酸检测点。
耳鼻喉主管护师xx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这支队伍的队长。接到通知后,她立刻与家人沟通,将孩子托管给老人,准备“应战”。xx告诉守护君,“支援通知来得非常紧急,面对诸多的未知因素,还是会有压力的,但这是我想做的事,我不会退缩。”
15人分为五组,从早8点到夜里12点轮班更替,共同分担采样工作。几天以来,没有一位队员申请提早换岗,每个人都在坚守。“没关系,我不累。”每到换岗时,xx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结合医务人员的身体精力,小队会灵活调整采集岗位,人多的时候两组同时上岗,增加采集点位,减少市民的等待时间。
看着护目镜下一张张被汗水打湿的面孔,前来检测的市民们既感动又心疼。“你们真是太辛苦了。”“没事,你可以慢些的,我不急。”声声温暖的慰问化解了夏日的暑热,在医护人员的心中撑起了一片荫凉。
下午的日头转了,晒到了遮阳伞下的医务人员,市民们还贴心地主动提醒社区服务人员调整伞的位置和角度。社区服务人员立刻撑起了更多的遮阳伞,并提早为医护人员联系好临时休息的酒店。
从6月17日到19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计派出3批45人(44名护理人员,1名技师)支援大兴区、昌平区3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护士长王雪艳是此次支持大兴区的15人医疗队队长。她告诉守护君,“在本次疫情中,不论市民、医务人员还是社区服务人员,我觉得我们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不觉得辛苦,我觉得我的每一分付出都很值得。”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6
今年42岁的xx,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xx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xx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xx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xx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xx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xx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xx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7
韦xx,一位从事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十余年的护士。多年来,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急病人所急、想患者所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最美白衣天使的风采。
面对疫情,她是无畏无惧的“逆行者”,两次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2022年春节假期未过,百色疫情突发,态势严峻,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全面打赢打好百色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无数的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逆行而上,韦xx就是其中的一员。2月6日,在接到医院通知后,她毅然投身百色抗疫一线。当日抵达百色后未做任何休整,便与同事们立即投入到核酸采集工作中。
在百色的每一天,韦xx几乎都是从早上七点工作至晚上九点,只有中午工作餐的时间才能休息片刻。广西冬天天气阴冷入骨,每天需要克服的不仅是长时间的站立,寒冷的天气更是挑战,但她从不叫苦叫累,毅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4月18日,一支由2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我院援沪医疗队集结出征,奔赴上海抗疫一线。这次韦xx作为我院援沪医疗队队长,带队前往上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她第二次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她说“作为援沪医疗队的队长,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我一定带领援沪医疗队的队员们,充分发扬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严守规程、努力工作,我坚信,疫情终将过去,我们一定会平安凯旋……”
核酸采样个人先进事迹篇8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xx。
24岁的xx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xx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
xx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xx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肺炎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xx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