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评
来源:化拓教育网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陌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躇空断肠。
初听这首歌,便被它的清丽柔婉所打动。很难得这样的曲调,既不被过分的矫饰所做作,又传递出千百年前作者眼前的那一幕,依然清新可人,听来有若前生的记忆,熟悉清澈。
采莲女,古典诗词中一个最令人心向往之的意象。在她周围,是无尽芬芳的荷塘、莲叶与藕香;是从不停歇的情意、连绵与回想。“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说的就是这样一番风情。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躇空断肠。”到底是作者自己断肠,还是采莲女的心声?如若是前者,我们还可臆想一段让人踟躇伫立的偶遇;如若是后者,该叫人怎生想往呢?
大概是过几年那骑紫骝的游侠儿从远地归来,终娶了那位采莲女?这样的结局大抵是有些俗套吧。有情人终成眷属总会是有情人的愿望,但正如歌手错把“风飘”唱成“飞飘”,把“紫骝”误为“紫马”:乐手本身并没有错,他们陶醉在属于自己的艺术里,用精湛的歌艺力图演绎出所要展现的场景,至于词章的用词蕴意,则是诗人的事了。
所以,作者虽然有感也只是把如诗的意境呈现出来,而里头的滋味,则是要交给故事中的人,和听者分别仔细体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