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崔道融的诗

来源:化拓教育网

  崔道融擅长作诗,与司空图、方千结为诗友。存诗80首,皆为绝句。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否定“女人祸水”的传统观念,为西施鸣不平,诗曰:“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田上》写农民冒雨夜耕的辛劳。《寄人》、《寒食夜》等诗亦为佳作。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崔道融代表作品:

  《溪居即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古诗全文如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翻译】

  不知道是谁家的小船没系好,被春风吹进了篱笆外面的钓鱼湾。院子里有一个小孩儿玩得正高兴,突然发觉有船驶进湾来,以为是客人来了,连忙跑到门口,去把门打开。

  《牧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其古诗全文如下: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翻译】

  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田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翻译】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西施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其古诗全文如下: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溪上遇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沉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其二】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翻译】

  【其一】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其二】

  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见前面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此却依然阳光灿烂。我正悠然欣赏大自然这一奇观时,忽然大吃一惊——滚滚的乌云挟带着狂风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山青翠的山峰上,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

  《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其古诗全文如下: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高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翻译】

  诗人对买来的鸡说,平常时刻用不着你受累,只要求你在荒野深山的月黑风寒之夜,黎明到来之前,叫一声就行了。“月黑风寒”,喻险恶的环境,特别需要雄鸡报晓,平常不叫天也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