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开始时,“一阴一阳之谓道也,继之者善业,成之者性也”,女孩说“个体生命不同,但世间善恶总量不变,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恶。”毒sir的推送文章里说“你把恶赶尽杀绝,善就没有立足之地”,电影也有很多地方没有交代清楚,那个男孩子究竟去了哪里?女孩子为什么谋划了这一切?人性,为什么会这样?看到结局女孩子的眼神,想起来《告白》里的那群孩
子,是什么样环境导致这样扭曲变态的心态?现在网上都在叫嚣着,女孩子就是要富养,有些人认为是现金上的富养,有些人是觉得精神上的富养,在我看来,对于《告白》里的孩子们并没有缺少必要的生活所需,这部电影里的小女孩也是不缺物质!前者由于嫉恨老师(几年前看的,剧情记不太清了),后者养父的畸形的爱,让女孩子想要利用这扭曲的爱达到自己扭曲的目的,有些人需要爱,有些人惧怕那浓烈的爱,精神的上的富养,怎么样才会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呢?前段时间,看见湖南农村有初中生杀了自己的老师,什么时候老师的苦口婆心变
成了孩子们忌恨的原因呢?他们不懂,这个社会先看你的背景,再看你的学历,他们还小,怎么才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什么是恶?世界上的善恶是均等的,可是为什么不让身边的孩子们活的健康,活的阳光呢?引导孩子们走上正道,给予适度的爱,这才是富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