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一单元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5、学习竖笛的高音吹奏方法并进行实践。

  第二单元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第三单元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第四单元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第五单元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第六单元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4、学习竖笛“#5、#2、#4”的指法,并进行三声部曲调的吹奉练习。

  第七单元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第八单元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