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范文

来源:化拓教育网

  尊敬的家长:

  您好!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口密集、人员接触密切,很容易形成聚集发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所有孩子身心健康安全,特做如下建议,请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并配合做好患病学生的隔离以及未发病学生的预防教育工作!

  一、秋季流行哪些常见传染病?

  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风疹

  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肺结核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咳嗽、咳痰、咯血,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

  诺如病毒

  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临床表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二、学生预防注意事项

  1、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2、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3、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5、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

  7、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水痘、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三、家长预防注意事项

  1、在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2、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4、每日关注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不带病上课,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5、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实向班主任告知病情;切勿隐瞒或谎报。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