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阳学校迅速成立学校“双减”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教师会议,分析解读文件,凝聚全体思想共识,制定落实方案,并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确保全员参与,保障落实。
“双减”想要真正见效,关键还在于要守好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将这块主阵地做大做强。第一要“守住课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守住课堂就是守住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植根课堂“学足学好”。第二要“把住作业”,即高质量作业管理,切实减轻过重负担,让“双减”真正落地。第三落实好“课后服务”,提升延时质量。第四开展丰富活动,增强健康体魄。
一、聚焦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上好“常态课”。努力深化推行学校“全人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积极组织交流活动。建立由校领导和学校中层组成的 “成长课堂”课堂教学实践深入研究领导小组,开展推门听课、骨干教师示范研讨课、同伴互助小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一系列教研活动,逐步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二、优化作业设计,健全管理机制
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贯彻落实“双减”作业新要求,制定了《陶阳学校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陶阳学校分层作业及特色作业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作业相关新方案,着力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切落实“双减”作业新标准。
“双减”下对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的贴合上课内容及教学目标,要少而精,为此,学校提出了“三提”、三控”,走好“双减”作业管理最后一公里。“三提”分别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三控”即控制作业总量、控制作业时间、监控作业批改质量。
学校教导处集结学校骨干力量,学校组织开展了“高效课后分层作业设计”活动,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学习能力选择作业。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需要辅以学生感兴趣、情境化、基于问题解决的高质量作业来完成完整的学习闭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
除了课堂分层作业,还根据学科布置了形式多样的特色作业,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加深了学习体验。
三、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延时质量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学校面向学生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参加。
首先,根据调查问卷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学生开展自主作业、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安排在岗教师提供个别作业答疑辅,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不作为正常教学和学科课程的延伸,不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其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学校根据已有资源和学生需求,开设60多个社团,每个学生都选择了自己心仪的社团。
四、开展丰富活动,增强健康体魄
为保障学生休息权利,建立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 9 小时高质量睡眠。并尽全力保证学生参与“校园体育一小时”活动参与率达到100%,推动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开展了跳绳比赛,分个人一分钟跳绳比赛和班级跳长绳比赛,孩子们人人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体育大课间组织全体学生跳特色操《绿书签之歌》彩绸舞,舞动彩绸,绽放笑脸。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继续探索特色作业,有效巩固教学效果。
全体陶阳人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守教育沃土,深耕细作,把“轻负高效”落实在常规教学和常规管理中,在变中瞄准高目标,在变中确立新起点,在变中求得新进步,创陶阳之特色,为景德镇教育之花添上一抹浓烈的芬芳。
“双减”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第一小学《明确“五要七不”,切实减轻作业负担》第一小学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双减",精准把握“减学生课业负担,不减教学质量"的原那么,坚持“五要七不",切实减轻作业负担,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构建“四位一体”,确保有效落实
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为成员的作业管理领导小组,把学生健康学习生活作为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构建了学校、教研组、班主任、家委会“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及学校、学生、家长参与的监督体系。重点围绕作业内容、总量统筹、时间控制、布置方式、批改要求等方面落实作业减负工作。
二、明确“五要七不”,规范作业管理
明确“五要”:一要遵循“双减"家庭作业总量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60过分钟;二要做好年级统筹,制定完善作业计划;三要坚持五育并举,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实践类作业;四要分层次布置作业,丰富作业形式,鼓励设计特色(创新)作业,允许学生依学情有选择地完成;五要有布置必批改,全批全改。强调“七不":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当天有课后服务的学科不得留作业;不准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QQ作业;不准向家长布置作业;教师不得在微信群、群等布置家庭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在群内完成“打卡"式作业;不准学生或家长代批作业。把好“三个规范关":一是规范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内容不超出当天课程教学内容范畴,合理布置作业量;二是规范作业布置,实行层级协同统筹管理,明确学校、年级、学科三级作业管理工作责任人,实施作业年级统筹,确保同一年级作业一致,时间合理;三是规范作业批改,各学科作业有布置必批改,要全批全改。学校每月对照作业计划进行作业批改检查,将教师作业批改情况纳入教师月常规考核。
三、做好“三减三加",合理安排作息
按照“减少数量,提高效率”的思路,做好“三减三加”。减少作业量,增加实践体验。学生作业当天完成,实行在校期间作业零负担模式,周末作业分层布置自主探究性模式。每日适当增加读书报、看新闻、谈家常、做家务、讲生活的实践体验。减少课时时间,增加社团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阳光大6040课间分钟,语文、数学等学科分钟。增加剪纸、书法、非洲鼓等社团活动课,通过兴趣带动、任务驱动、课程推动,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减少在校时间,增加课外活动。8:20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早上学生最晚到校时间为分,值日108:20生提前分钟到校,第一节课分上课,午休保证不少于130小时分。同时,鼓励家长和教师、学校携手共同参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科技创新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开展个性、健康成长。
接下来,第一小学将继续夯实和强化作业管理,对各学段、各学科作业如何科学“分层、综合、按需”布置开展专题研讨。同时,加强自查督检,以催促减,推进学校“双减”工作提质增效,办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
“双减”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市教育体育局召开的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切实提高广大教师规范从教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高度重视,有效组织,认真落实。现将作业管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
我校在接到上级文件后,紧急召开了中层领导会议,会议我校校长主持,传达了市教育体育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集体研究此项工作的内容,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双减”及《专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把握时间节点,全面落实推进。
二、提高认识,层层推进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保证工作有序、实效,不走202198过场。年月日,我校召开了作业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再次向学年主任,班主任传达了“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重新修改了《中学作业布置、检查方案》并将新修改局部向与会人员做了介绍,再一次的强调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布置适量的当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90超过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具体事项由教务处、学年组长、班主任。教师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平时作业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特建立我校作业公示制度。每天由科任教师将作业情况发送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适当调整。班主任将作业情况报告给学年主任,学年主任上报教务处。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三、常抓不懈,确保实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落实“双减"工作,加强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校对教师批改作业作了更严格的规范。教师作业收交及时,认真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没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班主任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指导,及时追交,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对不交或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准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校外培训作业。教师的批改日期、评语、改错方式等都要严格规范。提倡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应,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作业出现大量错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强化此类题型的练习。
根据作业布置要求制作了相应的表格,作业检查记录, 作文检查记录,班主任协调作业时间记录表等。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着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切实落实了“双减”工作的要求,减少了学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