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鉴定总结
转眼间,两个月的实习就结束了。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期待着实习的结束,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虽然只是两个月,但我已经不自觉的习惯了这个环境,融入了这个集体,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个集体的一员。我太不愿意去想我要离开了。看到相处了两个月的同学老师,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见面了,真的不想去了。突然发现这里的一切都那么亲切,我的学生都很可爱。看到他们一个个放弃,我真的很想留下来。时间过得真快,两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短短的两个月发生的事情和经历的事情,真的学到了很多。
我的实习学校是北京郊区的一所农村学校。实习基础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这段时间我对自己的实习自我鉴定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
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
这次实习体验使我受益颇多,也对自己做了一场绝好的检验。作为一名老师,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宽广,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多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将他们灵活的运用渗透于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耐心和毅力,理解和尊重,是处理学生工作时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哪一个角色,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其实,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我们一起成长成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习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教师生涯才刚刚开始,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会时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对教育事业,我将带着满腔热情,不断前行。要说实习的遗憾也是有的,主要还是角色定位问题,有时候会忽略掉自己是实习老师的身份,而把自己设定为一个观察者,多了旁观少了融入参与以及指导。此外,实习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实,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作为一名实习生主动性欠缺,还有就是之前的准备工作欠到位。两个月的实习,有付出,有收获,有反思,也有感恩。最后还是要特别感谢我的慈爱的指导老师样凯老师,和那一群亲切可爱的学生们。
自我鉴定总结
一、在思想上
我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思想教育,经过学院老师的指导,变得生动、易懂,理解起来并不死板、沉闷,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
二、在学习上
我认真的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笔记,“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学习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但也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肯定,学院里的老师都博学多才,我深受影响,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努力提高文化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看了一些书籍,使我深受启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三、在工作上
作为班干部,我积极协助班主任处理日常工作,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我也参加了学校生活管理委员会,作为编辑部的部员,我与编辑部的其他成员一起出过多期优秀的报纸,在制作报纸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且深入到同学们生活中去,认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每期报纸都能够真实的反映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过我们编辑部所有成员的努力,我们的报纸得到了多次好评,并获得了上级领导和老师的肯定。
自我鉴定总结
三年,实际上是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头脑里还清晰的记得大一刚来学校报到的场景,而现在却已提笔在写《自我鉴定》,恍如一梦。时间到底有多快,我就不再作详细描述,总之,两年多的时光把我最初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慢慢吞噬,消磨殆尽,把我从一个思想幼稚的中学生改造成沉稳低调的老青年。当然,在父母面前,我依然还是个孩子。
对《自我鉴定》,我不想作任何自欺欺人的话语,什么努力向党组织积极靠拢、认真学习、上图书馆、拿奖学金、每天早上坚持跑步之类的话,我只想说有关于我的。父亲一直教导我一点:“男子汉要牢记自己的责任,要对自己负责。”他一直批评我从小就没有责任心,尽管每次听到这话我很生气,但我想说,至少在学业上,我的确没有对自己认真负责过。学业上,我荒废很多,说句实话,我真的很不喜欢我所学的专业,从一开始便是,于是,不满、反叛的情绪便不断滋长,甚至无视学校纪律。可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高考上的失利,我后悔过,我甚至向父亲提出过再复读高三,可是这一迟到的看似荒唐的要求自然是得不到父亲的同意。我们老家有句古话,叫“屎急才来拉。”如今,这话的确应验到我身上来了。我不想再怨天尤人,我想在大专最后这一阶段好好的对自己负责一回。
刚上大学时,总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觉得自己已经成人了,想为父母多分担一些,于是就净想着怎样赚钱。后来,李开复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他说:“上大学时,不是想着要做兼职赚钱,而是应该考虑该怎么去省钱。”是啊,与其光想着做兼职赚那几块钱,还不如学会如何节省自己的生活费,如何合理的分配自己的生活费;既然是学会计,就应该要学会精打细算,从自己的生活做起。于是,从大一开始,我每天坚持着为自己做账,如今,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习惯的问题,妈妈和姐姐都说我一毛不拔,其实我只是认为该买的就得买,没必要买的就没必要浪费那些钱,虽说零用钱,毕竟花的是父母的钱,我内心也很心疼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并困扰着我,每次把这些账拿出来看,总会思考着花那么大的代价上这种大专有什么意义?它到底带给了我多少?这么大的投入应该吗?这也是我为什么如今想提出再复读一年高三的原因,或许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其荒唐的想法,但我既然这么说就说明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了解我的人就不用再妄加评论了>。
在本专业上的成绩实在是不敢跟人家比,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我相信这句话,因此对成绩我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或许有些老师会认为我不尊重他们,实际上我想告诉你们,我非常尊重教师,无论是喜欢我的还是不喜欢我的,我都一视同仁,因为你们是教师。但话又说回来,我憎恨那些戴着教师的光环就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势力小人。在两年多的校园生活里,彻彻底底的了解这种大学的运行,体验了这种被歪曲得像梦一般的现实,我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更看不惯伪官僚主义,但这一切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身边。这种世俗是无法改变的,我选择避开。我承认,我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一个话很少的人、一个不愿和不属于我观念上的外界牵扯任何关系的人。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血液中心一位医生说的话:“经常运动的人血管会变粗。”看到外国人体形那么健壮,于是,我决定每天坚持跑步,可是我只跑了一天诶。耐力不够,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就好象我有时候说要在五天之内学完一本书,可是最终连一页都没翻过。说归说,做归做,说得太多,却做得很少,我不觉得我比别人笨,我只是认为我很懒,甚至我还知道这种“懒”有天会给我狠狠的当头一棒的!但是,对于我自己喜欢的我一点也不含糊过。比如我喜欢看新闻,每天坚持看国际时政、经济、军事新闻,擅长对一些国家行为进行研究和作出分析;又如,我对历史地理也颇有研究,我的案头上永远摆放着一本被我翻烂的地理书;再如,我喜欢古典音乐,世界著名的古典音乐我听得滚瓜烂熟,对古典音乐的追求几近达到痴迷的地步,在这一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我本专业的知识。或许在部分人看来,会认为我在做一些跟自己专业不相干的事情、不务正业,中国的教育有哪些弊端我不想作任何评论,但我想说的是在任何情况下我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中断我所喜欢做的事情,即使是不务正业。就像这次要准备专升本,多好的机会,我选择了一个我所喜欢的但又和目前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专业。我并不是想标榜我的个性、标新立异,我认为自己擅长的事情只要合理就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它成为自己奋斗的事业。面对目前现状,我发觉我肩上的要完成的任务好多、好重,我得振作起来了,任重而道远。
两年多的大学生活让我懂了一点:“饮水思源。”从踏上福州那一天起,我才发觉离开家的滋味是多么的令人难受,每天夜里睡前总是站在宿舍阳台上对着天空发呆,想着家里现在是否也顶着同样的天空?是否闪着同样的星星?是否照着同样的明月?吃饭前,总会想着爸爸妈妈现在是否也吃饭了没?下雨天时,会惦记着爸爸下班有没有带伞?台风来临时,会打电话到家里问情况……回到家时才发觉回家的感觉是多么的令人温暖。我是一个比别人还要恋家的人,我认为做人要饮水思源,要心怀父母,尽管他们也有做错的时候,但他们永远为着自己的孩子不断的付出所有,我们要心怀感恩,要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汗水、自己的智慧来报答父母。
还是鉴定到这吧,说得太多就有废话的嫌疑了。说句实话,这种东西我一个字也不想写,因为到现在我根本也没做出什么令人满意的成就,说得太多只会让人家觉得我是个十足的谎言家、伪善者,可惜这事由不得我说的算,所以我只能花些功夫油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