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録的词语

语録的词语

来源:化拓教育网

语録的词语有:量材録用,弃瑕録用,不经之语。

语録的词语有:课语讹言,风语不透,花香鸟语。2:拼音是、yǔ lù。3:结构是、语(左右结构)録(左右结构)。4:注音是、ㄩˇㄌㄨˋ。

关于语録的成语

兼收并録  村学究语  解语花  舍短録长  课语讹言  甄奇録异  

语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文体名。某人或多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引唐刘知几《史通·书志》:“作者犹广之以《拾遗》,加之以《语録》。”《旧唐书·经籍志上》有孔思尚《宋齐语録》十卷。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一:“尝记东坡自言,少年时,与其父并弟同读富郑公《使北语録》。”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语录》:“佛书初入中国,曰经、曰律、曰论,无所谓语録也。达磨西来,自称‘教外别传直指心印’。数传以后,其徒日众,而语録兴焉。支离鄙俚之言,奉为鸿宝,併佛所説之经典,亦束之高阁矣。”⒉宋儒讲学,门徒记录当时言辞,亦称语录。据《宋史·艺文志四》所载,有程颐、刘安世、谢良佐、张九成、尹惇、朱熹诸家语录。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宋倪思有《重明节馆伴语録》。

二、网络解释

语録语録,语忌(语忌),拼音是yǔjì,注音是ㄧㄩˇㄐㄧˋ,即语言上的忌讳。综合释义:文体名。某人或多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唐刘知几《史通·书志》:“作者犹广之以《拾遗》,加之以《语録》。”《旧唐书·经籍志上》有孔思尚《宋齐语録》十卷。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一:“尝记东坡自言,少年时,与其父并弟同读富郑公《使北语録》。”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语录》:“佛书初入中国,曰经、曰律、曰论,无所谓语録也。达磨西来,自称‘教外别传直指心印’。数传以后,其徒日众,而语録兴焉。支离鄙俚之言,奉为鸿宝,併佛所説之经典,亦束之高阁矣。”宋儒讲学,门徒记录当时言辞,亦称语录。据《宋史·艺文志四》所载,有程颐、刘安世、谢良佐、张九成、尹惇、朱熹诸家语录。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宋倪思有《重明节馆伴语録》。宋儒讲学﹐门徒记录当时言辞﹐亦称语录。据《宋史.艺文志四》所载﹐有程颐﹑刘安世﹑谢良佐﹑张九成﹑尹惇﹑朱熹诸家语录。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宋倪思有《重明节馆伴语録》。网友释义:语録,语忌(语忌),拼音是yǔjì,注音是ㄧㄩˇㄐㄧˋ,即语言上的忌讳。国语辞典: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佛家祖师说法时,僧徒直接记载问答口语,以白话叙述,不加文饰,称为「语录」。后宋代儒者讲学,门人弟子所记下的语言笔录,也称为「语录」,如《朱子语录》。语录[yǔlù]⒈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佛家祖师说法时,僧徒直接记载问答口语,以白话叙述,不加文饰,称为「语录」。后宋代儒者讲学,门人弟子所记下的语言笔录,也称为「语录」,如《朱子语录》。引宋·陆游〈跋兼山先生易说〉:「郭立之从程先生游最久,程先生病革,犹与立之有问答语,著于语录。」其他释义:1.文体名。某人或多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2.宋儒讲学﹐门徒记录当时言辞﹐亦称语录。据《宋史.艺文志四》所载﹐有程颐﹑刘安世﹑谢良佐﹑张九成﹑尹惇﹑朱熹诸家语录。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宋倪思有《重明节馆伴语録》。

三、词语解释

语录yǔlù。(1)言论的记录或摘录。语录[yǔlù]⒈言论的记录或摘录。英bookofquotations;quotation;基础解释:语录yǔlù言论的记录或摘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