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问解释

记问解释

来源:化拓教育网

记问的词语解释是: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通书信问候。记挂问讯。记问[jìwèn]⒈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⒉通书信问候。⒊记挂问讯。

记问的词语解释是: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通书信问候。记挂问讯。记问[jìwèn]⒈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⒉通书信问候。⒊记挂问讯。 注音是:ㄐ一ˋㄨㄣˋ。 繁体是:記問。 拼音是:jì wèn。 简体是:记问。 结构是:记(左右结构)问(半包围结构)。

关于记问的成语

问寒问热  出何典记  博闻强记  死记硬背  洽闻强记  铭记不忘  问长问短  问寒问暖  强记博闻  心问口,口问心  

关于记问的造句

1、子止记问博洽,作易、春秋《传》,援据详甚,不肯臆说。  

2、得到佑护爱高兴极了,竟然忘记问长者他们去哪里。  

3、他把这个“记问之学”巧妙地做成了一个辩论的陷阱,让卢大儒当场难堪。  

4、记问之学不足于为人师,需要有启发别人的力量才不愧为人师,在这一点上从文有他独到之处,因为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好学深思的性格。  

5、这些记问之学应付考试还可以,用在实际中就不行了。  

记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参见参见“记问之学”。引宋王安石《论议·取材》:“第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元许衡《送许克勤赴新昌教序》:“况小言破道,小辨害义,克勤之贤当不止於博闻记问而已。”《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观公之记问,不让杨修之学,子建之能,王平之閲市,张松之一览。”⒉通书信问候。引唐白居易《与运使郎中状》:“久违符采,絶疎记问,伏维视履寀集,休祉尚赊。”宋郑刚中《答简州李知郡书》:“去冬衔命而出,正月抵故镇,诸郡记问如束笋,而公无一纸相访,每切疑怪。”明张居正《与刘进士禹谟书》:“别后一辱记问,感荷厚情,儿辈得奉教於门下,幸甚。”⒊记挂问讯。引明许三阶《节侠记·寄衣》:“塞月当秋冷,胡风入夜紧,应知他此际,怯衣单,谁人记问。”

二、网络解释

记问记问是汉语词汇,拼音jìwèn,是指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综合释义: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宋王安石《论议·取材》:“第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元许衡《送许克勤赴新昌教序》:“况小言破道,小辨害义,克勤之贤当不止於博闻记问而已。”《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观公之记问,不让杨修之学,子建之能,王平之閲市,张松之一览。”参见参见“记问之学”。通书信问候。唐白居易《与运使郎中状》:“久违符采,絶疎记问,伏维视履寀集,休祉尚赊。”宋郑刚中《答简州李知郡书》:“去冬衔命而出,正月抵故镇,诸郡记问如束笋,而公无一纸相访,每切疑怪。”明张居正《与刘进士禹谟书》:“别后一辱记问,感荷厚情,儿辈得奉教於门下,幸甚。”记挂问讯。明许三阶《节侠记·寄衣》:“塞月当秋冷,胡风入夜紧,应知他此际,怯衣单,谁人记问。”记问[jìwèn]记诵所读的书,以备应答问难。《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宋.欧阳修〈蔡君山墓志铭〉:「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网友释义:记问是汉语词汇,拼音jìwèn,是指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汉语大词典:(1).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宋王安石《论议·取材》:“第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元许衡《送许克勤赴新昌教序》:“况小言破道,小辨害义,克勤之贤当不止于博闻记问而已。”《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观公之记问,不让杨修之学,子建之能,王平之阅市,张松之一览。”参见参见“记问之学”。(2).通书信问候。唐白居易《与运使郎中状》:“久违符采,绝疏记问,伏维视履寀集,休祉尚赊。”宋郑刚中《答简州李知郡书》:“去冬衔命而出,正月抵故镇,诸郡记问如束笋,而公无一纸相访,每切疑怪。”明张居正《与刘进士禹谟书》:“别后一辱记问,感荷厚情,儿辈得奉教于门下,幸甚。”(3).记挂问讯。明许三阶《节侠记·寄衣》:“塞月当秋冷,胡风入夜紧,应知他此际,怯衣单,谁人记问。”国语辞典:记诵所读的书,以备应答问难。记问[jìwèn]⒈记诵所读的书,以备应答问难。引《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宋·欧阳修〈蔡君山墓志铭〉:「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辞典修订版:记诵所读的书,以备应答问难。《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宋.欧阳修〈蔡君山墓志铭〉:「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其他释义:1.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2.通书信问候。3.记挂问讯。

关于记问的词语

记问  问问题  如理问记  速记记号  感觉记忆sms、短期记忆stm、长期记忆ltm  心问口,口问心  谙记  问长问短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问寒问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