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言解释

记言解释

来源:化拓教育网

记言的词语解释是:记录言论。记言[jìyán]⒈记录言论。

记言的词语解释是:记录言论。记言[jìyán]⒈记录言论。 注音是:ㄐ一ˋ一ㄢˊ。 繁体是:記言。 结构是:记(左右结构)言(独体结构)。 拼音是:jì yán。

关于记言的造句

1、创制,竹素之道稍彰,纪事记言,笔墨之官渐著。  

2、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记言、记事、记行,归根到底是记人。  

3、因此,记言记行并举,大节细节并重,是他这部传记的又一特色。  

4、唐代长安西市的太衣行“记言反说,不可解识”。  

5、这些佛珠有些是我出家前在商场购置的佛珠,有些是我画幅画给人记言,人家给的佛珠。  

关于记言的诗词

《时心堂记言五典也载赓前韵以歌之》  《入侍作诗·封掌丝纶罢记言》  《时心堂记言五典也载赓前韵以歌之》  

关于记言的成语

铭记不忘  不记前仇  记问之学  洽闻强记  死记硬背  挟冤记仇  多记  多闻强记  记功忘失  强记博闻  

关于记言的词语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记丑言辩  裂以记言  记言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速记记号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感觉记忆sms、短期记忆stm、长期记忆ltm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言言语语  

记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记言记言是一组汉语词汇,记录言论。综合释义:记录言论。《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南朝梁沉约《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唐刘知几《史通·曲笔》:“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记言省曰字例》:“凡记言用‘曰’,此通例也;然古书中多有不用‘曰’字者。”汉语大词典:记录言论。《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南朝梁沈约《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唐刘知几《史通·曲笔》:“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记言省曰字例》:“凡记言用‘曰’,此通例也;然古书中多有不用‘曰’字者。”其他释义:1.记录言论。

二、引证解释

⒈记录言论。引《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南朝梁沉约《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唐刘知几《史通·曲笔》:“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记言省曰字例》:“凡记言用‘曰’,此通例也;然古书中多有不用‘曰’字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