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簿解释

计簿解释

来源:化拓教育网

计簿的词语解释是: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2.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计簿[jìbù]⒈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⒉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基础解释: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

计簿的词语解释是: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2.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计簿[jìbù]⒈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⒉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基础解释: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 繁体是:計簿。 简体是:计簿。 拼音是:jì bù。 结构是:计(左右结构)簿(上下结构)。 注音是:ㄐ一ˋㄅㄨˋ。

关于计簿的造句

1、既要承担学术研究工作,以及教职,又要承担学院的管理工作,外加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的社会活动,苏智良工作繁忙,本来并不愿意亲自掌管会计簿册。***www。chazidian。com造句网计簿造句  

2、在担任会计期间,陈静、郑莉两人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簿共有两次。  

3、郑两人在担任会计期间,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簿共有2次。  

4、用掉之前,它只是银行、会计簿上的一个数字。  

5、1382年,ascribe的一个意思是把账记到会计簿里。  

关于计簿的词语

兵簿  版簿  计偕簿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会计账簿  簿伐,簿阀  将计就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丞簿  

计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计簿拼音jìbù解释: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汉书·匡衡传》:“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顾胤云:‘柏梁被烧,故受计献之物於甘泉也。’颜师古曰:‘受郡国计簿也。’”明高启《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牍繁滋。”综合释义: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汉书·匡衡传》:“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明高启《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牘繁滋。”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唐元稹《错字判》:“丁也方将计簿,忽谬正名,曾不戒於爰毫,遂见尤为起草。”参见“计籍”。计簿[jìbù]记录户口、赋税、收支等的簿籍。《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网友释义:拼音jìbù注音ㄐㄧˋㄅㄨˋ解释: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汉书·匡衡传》:“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顾胤云:‘柏梁被烧,故受计献之物於甘泉也。’颜师古曰:‘受郡国计簿也。’”明高启《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牍繁滋。”2.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唐元稹《错字判》:“丁也方将计簿,忽谬正名,曾不戒於爰毫,遂见尤为起草。”参见“计籍”。国语辞典:记录户口、赋税、收支等的簿籍。计簿[jìbù]⒈记录户口、赋税、收支等的簿籍。引《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辞典修订版:记录户口、赋税、收支等的簿籍。《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引《汉书·匡衡传》:“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明高启《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牘繁滋。”⒉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参见“计籍”。引唐元稹《错字判》:“丁也方将计簿,忽谬正名,曾不戒於爰毫,遂见尤为起草。”

关于计簿的成语

将计就计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成家立计  才疏计拙  楚歌之计  从长计议  从长计较  入铁主簿  调虎离山计  操奇计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