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点苔的词语是什么

点苔的词语是什么

来源:化拓教育网

点苔的词语有:点头之交,异苔同岑,点石成金。

点苔的词语有:点头之交,点指画字,匀红点翠。2:简体是、点苔。3:注音是、ㄉ一ㄢˇㄊㄞˊ。4:繁体是、點苔。5:拼音是、diǎn tái。6:结构是、点(上下结构)苔(上下结构)。

关于点苔的成语

谊切苔岑  点指画字  点头之交  点石成金  圈圈点点  

关于点苔的诗词

《上阳宫词·点点苔钱上玉墀》  

点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飞落苔上。引明高启《夜斋见萤火》诗:“拂竹緑莎復点苔,夜窗无月见飞来。”⒉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引清钱杜《松壶画忆》卷上:“点苔一法,古人於山石交互处,界限未清,用苔以醒之。”《老残游记》第八回“又有许多松柏是緑的,一丛一丛,如画上点的苔一样”戴鸿森注:“‘点苔’是中国画的术语。‘苔’係画笔点上的错杂墨点,多用於山水画,近处表示丛草,远处表示树木。”

二、网络解释

点苔点苔,中国画技法名。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笔毛散开,无一定形式)或如“介”、“个”等字的点子,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山水画构图经营中广为应用。综合释义:飞落苔上。明高启《夜斋见萤火》诗:“拂竹緑莎復点苔,夜窗无月见飞来。”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清钱杜《松壶画忆》卷上:“点苔一法,古人於山石交互处,界限未清,用苔以醒之。”《老残游记》第八回“又有许多松柏是緑的,一丛一丛,如画上点的苔一样”戴鸿森注:“‘点苔’是中国画的术语。‘苔’係画笔点上的错杂墨点,多用於山水画,近处表示丛草,远处表示树木。”点苔[diǎntái]点苔为山水树石画技法之一,主要为墨点的运用。在形象上是代表远山蒙茸的树丛、草丛,或山石、树根上的苍苔等。在单纯的笔墨功能上,连续的线条可用苔点断开;脱断的线条可用苔点承接;树石皴法的缺漏,可用苔点弥补;此外,并置排列成行的苔点可以代替线条形成界限。适当运用苔点,可以醒豁画面的精神。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便说:「点勒苔草,最关全局气韵。」可见点苔的重要性。点苔技法的发展历程,今人李霖灿〔中国山水画的苔点研究〕认为是「始于宋,兴于元,盛于明,衰于清」。最初苔点是用来象徵远树丛草或苍苔。元明时,山水风格趋向写意,苔点逐渐被用来表现纯粹笔墨趣味,如明代沈周的「攒苔」,将苔点堆积成直排或团簇,并无其体指形,只是要增加全幅画面的韵味。清初石涛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皴」,意之所至在画面空间中加点,更富抽象趣味。汉语大词典:(1).飞落苔上。明高启《夜斋见萤火》:“拂竹绿莎复点苔,夜窗无月见飞来。”(2).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清钱杜《松壶画忆》卷上:“点苔一法,古人于山石交互处,界限未清,用苔以醒之。”《老残游记》第八回“又有许多松柏是绿的,一丛一丛,如画上点的苔一样”戴鸿森注:“‘点苔’是中国画的术语。‘苔’系画笔点上的错杂墨点,多用于山水画,近处表示丛草,远处表示树木。”国语辞典:画山水画时,在石头、地面、枝干、树根旁等,加上细点,作为苔藓、杂草,或在峰峦上加细点,作为远树,称为「点苔」。点苔[diǎntái]⒈画山水画时,在石头、地面、枝干、树根旁等,加上细点,作为苔藓、杂草,或在峰峦上加细点,作为远树,称为「点苔」。其他释义:1.飞落苔上。2.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三、词语解释

飞落苔上。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点苔[diǎntái]⒈飞落苔上。⒉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关于点苔的造句

1、为显示干的苍老,所以不能不点苔藓鳞皴,表示它经过雪压霜欺,久历岁寒,但是它的贞固精神,是超卓绝特的。  

2、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3、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4、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造句]  

5、樗仙山水出自沈周,本幅人物竹石芭蕉皆极似石田风貌,惟点苔过繁,笔力亦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