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苔衣的词语是什么

苔衣的词语是什么

来源:化拓教育网

苔衣的词语有:弊衣疏食,丰衣足食,解衣包火。

苔衣的词语有:谊切苔岑,解衣包火,弊衣疏食。2:注音是、ㄊㄞˊ一。3:拼音是、tái yī。4:结构是、苔(上下结构)衣(独体结构)。5:繁体是、苔衣。6:简体是、苔衣。

关于苔衣的成语

颠衣到裳  弊衣疏食  和衣而卧  丰衣足食  百衣百随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谊切苔岑  锦衣肉食  布衣韦带  

苔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泛指苔藓。引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南朝梁元帝《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唐钱起《避暑纳凉》诗:“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宋林逋《翠微亭》诗:“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二、网络解释

苔衣泛指苔藓。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萝蔓绝攀,苔衣流滑。”南朝梁元帝《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唐钱起《避暑纳凉》诗:“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宋林逋《翠微亭》诗:“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综合释义:泛指苔藓。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南朝梁元帝《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唐钱起《避暑纳凉》诗:“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宋林逋《翠微亭》诗:“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苔的总称。宋.陈师道〈家山晚立〉诗:「遶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汉语大词典:泛指苔藓。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萝蔓绝攀,苔衣流滑。”南朝梁元帝《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唐钱起《避暑纳凉》诗:“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宋林逋《翠微亭》诗:“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柏,在水曰藫也。”国语辞典:苔的总称。苔衣[táiyī]⒈苔的总称。引宋·陈师道〈家山晚立〉诗:「遶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辞典修订版:苔的总称。宋.陈师道〈家山晚立〉诗:「遶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其他释义:1.泛指苔藓。

三、词语解释

泛指苔藓。苔衣[táiyī]⒈泛指苔藓。

关于苔衣的造句

1、长廊外侧栏杆都已褪了漆红,斑驳还长了苔衣,似已溶入庭园林木之中。  

2、在村口我看到田垅上一段灰沙横基,据说是南北朝南齐永明年至唐初时期的城墙,披着暗绿的苔衣,裸露出的小卵石,堤一样歪斜于杂草丛中。  

3、崖底终年阳光照射不到,潮湿异常,崖壁上苔衣青青,滑不溜手。  

4、总算她此时身上的穿的碧苔衣乃是一件难得的异宝,不用主人动念便自动化作一幢青色光云将那根龙头木杖托住。  

5、四季不断的更替,春去秋来,冬过夏至,池塘里的水都干涸了,清楚可见那池底的苔衣,泛黄,干裂。(******)  

关于苔衣的诗词

《苔衣·青青色染认苔痕》  《晚立·遶舍苔衣积》  《水阁雨中·雨濯苔衣水镜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