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耳闻目见的词语

耳闻目见的词语

来源:化拓教育网

耳闻目见的词语有:目睹耳闻,耳闻目击,耳闻眼见。

耳闻目见的词语有:耳闻不如面见,耳闻目击,耳闻目见。2:简体是、耳闻目见。3:拼音是、ěr wén mù jiàn。4:注音是、ㄦˇㄨㄣˊㄇㄨˋㄐ一ㄢˋ。5:词性是、成语。6:繁体是、耳聞目見。

关于耳闻目见的成语

耳闻目击  目见耳闻  耳闻目见  耳闻目染  目击耳闻  耳闻目睹  耳闻不如目见  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耳闻不如面见  耳闻眼见  

耳闻目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亲耳听见﹐亲眼看见。耳闻目见[ěrwénmùjiàn]⒈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二、引证解释

⒈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歌舞吴中第一人,緑鬢双鬟纔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亦作“耳闻眼见”、“耳闻目击”。唐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説。”明王廷相《慎言·作圣》:“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仁也。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网友释义:耳闻目见,汉语成语,拼音是ěrwénmùjiàn,意思是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汉语大词典: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歌舞吴中第一人,绿鬓双鬟才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亦作“耳闻眼见”、“耳闻目击”。唐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明王廷相《慎言·作圣》:“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仁也。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国语辞典:亲自看到、听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也作「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耳闻」、「耳闻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ěrwénmùjiàn]⒈亲自看到、听到。北齐·颜之推也作「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耳闻」、「耳闻目睹」、「耳闻目击」。引《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成语解释耳闻目见辞典修订版:亲自看到、听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也作「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耳闻」、「耳闻目睹」、「耳闻目击」。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亲自看到、听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亦作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耳闻、耳闻目睹、耳闻目击。其他释义: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关于耳闻目见的反义词

道听途说  耳闻目睹  耳闻目览  耳闻目击  

关于耳闻目见的造句

1、耳闻目见的这两次意外,让我不知道为自己当时的先见之明暗自庆幸了多少次。  

2、悟非大师听了以后,再也坐不住了,过了年之后,便到了清河,细细察访,耳闻目见之下,这才相信,西门庆苦海回头,却是个真心的。  

3、在后宫呆了这么多年,耳闻目见,怎会不知冷宫生活的凄凉。  

4、令郎年将满二十,颇得圣意,武艺如何阁下想必也是耳闻目见。  

5、不可能,我们以前耳闻目见的,都是这样的结果啊!这个年轻人影藏了实力?对,一定是这样,要不,出手之前也不会那么笃定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