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掩目捕雀的解释

掩目捕雀的解释

来源:化拓教育网

掩目捕雀的词语解释是: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掩目捕雀[yǎnmùbǔquè]⒈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基础解释:掩:掩盖,遮盖。捕:捕捉。遮住眼睛捉鸟雀。比喻用不可能做到的办法欺骗自己。

掩目捕雀的词语解释是: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掩目捕雀[yǎnmùbǔquè]⒈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基础解释:掩:掩盖,遮盖。捕:捕捉。遮住眼睛捉鸟雀。比喻用不可能做到的办法欺骗自己。 注音是:一ㄢˇㄇㄨˋㄅㄨˇㄑㄩㄝˋ。 繁体是:掩目捕雀。 词性是:成语。 拼音是:yǎn mù bǔ què。 简体是: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引《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北史·魏纪五·孝武帝》:“间者,凶权诞恣,法令变常,遂立夷貊轻赋,冀信天下之意,随以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朱子语类》卷七二:“谚所谓‘掩目捕雀’,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网友释义:掩目捕雀,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意思是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汉语大词典: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北史·魏纪五·孝武帝》:“间者,凶权诞恣,法令变常,遂立夷貊轻赋,冀信天下之意,随以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朱子语类》卷七二:“谚所谓‘掩目捕雀’,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国语辞典: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也作「掩目而捕雀」。掩目捕雀[yǎnmùbǔquè]⒈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也作「掩目而捕雀」。引《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成语解释掩目捕雀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或作掩目而捕雀。其他释义: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关于掩目捕雀的词语

遮掩耳目  掩掩  掩捕  掩眼捕雀  遮眼捕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稠掩掩  掩人耳目  捕掩  遮遮掩掩  

关于掩目捕雀的造句

1、没有背诵过课文却说背过了,这就叫掩目捕雀,自欺欺人。  

2、李芬的伯父在美国死了,他却无法取得入境签证去继承那一大笔遗产,惟有掩目捕雀了。(***https://***)  

3、只可惜,他们忘了,这种掩目捕雀的把戏,欺骗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关于掩目捕雀的近义词

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关于掩目捕雀的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遮遮掩掩  掩人耳目  雀目鼠步  驱骥捕鼠  两叶掩目  遮掩耳目  望风捕影  遮眼捕雀  握风捕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