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范文(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范文(3篇)

来源:化拓教育网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范文

  一、班级现状

  我任教的四年级,共有两个班。这两个班,原有人数分别为25、26人。在上期经济开发区举行的学业质量检测中获得了各项指标第一的好成绩。但是这两个班差距不小,四二班比四一班平均高5分。学习风气上二班也比一班好。一班主要是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个别学生好动,廖精蕙还有转学情绪。

  这学期,新生不少,一班13个,二班12个。其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尚不清楚。

  二、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本学期时间短,只有15周的有效教学时间;任务繁重,面临学生毕业压力。既有第十二册语文的教学,还有小学语文的总复习。

  课文学习:本册书共有6个单元,26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14篇;要对学生进行文法指导,例文讲解,阅读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

  小学阶段的总复习,要抓单项训练,检测达标。字词句段篇,样样练好。

  三、成果预设

  力争让学生的学业合格率达到100%,优生率达到90%;使学生不流失。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讲读课文14篇及系统复习小学知识。

  难点:如何在新课的学习中梳理小学知识点;如何在单项知识的复习中有课文的影子,使复习不单调乏味。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修养。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我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要形成“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激发学生兴趣,积极主动学习。

  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习,乐学。

  3、高标准、严要求;多鼓励、多期待。

  严师出高徒,爱与期待赢得成功。

  4、分层教学。

  学生的起点不一样,智力水平有差别,对他们应该因材施教。这就必须分层教学,备课由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学法指导、作业。

  5、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在讲好课文的同时,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知道要领技巧和规范。得益于课外,充分从课外获取营养,学会观察、思考、表达,不仅内心充实,而且崇高。小学语文知识的梳理要有系统,注意难度适宜,讲练结合。

  6、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组的各项活动。

  “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如上文谈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过朗读、背诵以及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等来完成,而不是把语文学习搞成“三张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本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除了几乎每课都安排了读写词语练习外,还安排了背诵课文8篇,占本册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中年级阅读吸收、积累这个重点之重点。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篇目的50%以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中年级四册教材均突破了“单元训练重点”的束缚,因课设练,即每课除了安排朗读、写字、读写词语等练习外,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有些课文,还同时安排多项或综合练习。

  这学期,我将在自己制定的有效的方法措施上下功夫,力求使全班学生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并继续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务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范文

  一、知识点罗列:

  1、积累词语、语段

  2、背诵古诗、名言

  3、学会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或段

  5、写近义词、反义词

  6、学会正确选择义项

  7、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8、能抓住一种动物的特点,写一两句话

  9、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10、学写环保宣传语

  11、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1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二、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3、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三、实施措施:

  梳理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分单元出练习卷,对以上知识点通过基础训练或语段分析进行强化训练及巩固。

  四、复习内容安排:

  第一、二、三、四单元 安排4课时

  写作指导 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卷2张

  复习课: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目标:

  1、 学会31个词语,达到书写正确并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朗读4篇课文、一篇古文;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背诵2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3、 理解古文《勤读》,并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燕子》

  1、 主要内容:本文作者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写了春回大地,燕子从南方回归的美丽景象,抒发了“春光无限好”的积极情感。

  2、 积累课内外描写春天的词语,如“:百花争艳、阳春三月、细雨蒙蒙、春光明媚等

  3、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1)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什么是“黄绿眉眼”)

  (2)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为什么要用上“赶集”一词?)

  (3)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小燕子即将演奏的是什么曲子?)

  4、 积累并背诵描写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轻快灵活“飞行”的段落。(第1节、第3节)体会“掠”字的作用

  5、 仿写一种小动物,要抓住它的特点。

  《小溪流的歌》

  1、主要内容: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溪流在奔向大海时面对困难和诱惑毫不动摇、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从而赞美了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2、结合课文区别词语“清亮”和“清脆”意思的不同。

  清亮:形容小溪流本来的声音,侧重说明“十分响亮”。

  清脆:形容小溪流在山谷里的回声,侧重说明“悦耳动听”。

  3区别“漂浮”、“飘浮”和“飘拂”用法上的不同

  4、 体会“跑、漂、游”三个动词的作用。

  5、 重点体会:(1)小溪流唱着一首怎样的歌?(用词语概括)

  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勇往直前、乐观自信等

  (2)能概括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6、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见说写双通道)

  《笋芽儿》

  1、 主要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冲破一切障碍,由竹笋生长为竹子的经过。启迪学生要勇于锻炼,冲破阻碍,茁壮成长。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撒娇、央求、爱抚

  “暖烘烘”在文中不是指温度高,而是指小笋芽被小草的话感动了。

  3、 理解课文内容

  (1) 笋芽儿长成竹子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又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春雨姑娘-----------雷公公-------------小草弟弟----------太阳公公

  呼唤、滋润 呼唤 鼓励 照耀

  苏醒萌芽 钻出地面 脱下笋壳 长成竹子

  (2)“扭动身子”在文中前后意思的不同:前一句写出了笋芽儿的懒洋洋,后一句表现了笋芽儿摆脱束缚,勇敢向上。

  4、积累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象声词:使文章内容表达上生动与活泼。

  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

  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动词:具有儿童的特质,充满了童趣。

  揉揉、扭动、钻

  5、背诵课文最后三节

  《勤读》

  1、 能熟练地背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

  2、 准确解释:从、云、当、见、余、或、岁、苦渴无日

  准确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现”的意思。

  3、 文中“三余”具体指哪三余?说说你的三余又有哪些?

  4、 搜集关于爱书、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爸爸和书》

  1、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爸爸为了使“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买书的事。

  2、正音:“缠 ”是翘舌音,“珍宝似的”中的“似”是翘舌音。

  3、理解重点句子

  (1)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爸爸喊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的来之不易,所以视书为珍宝一般。)

  (2)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 表现了在困境中的爸爸希望孩子成才的热切希望,以及面对懂事的孩子一份深深的感动。)

  4、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综合练习1)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范文

  教材分析:

  这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举例——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雷达,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保护动物,向动物学习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地处乡镇,见识少,没见过蝙蝠和雷达,所以需要课前布置他们去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敏锐、揭开、障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雷达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保护动物,向动物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保护动物,向动物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雷达。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教师准备蝙蝠和雷达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播放蝙蝠和雷达的视频。

  问:蝙蝠是什么样的动物?什么是雷达?

  生就自己掌握的资料回答。

  问: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自由发言。

  现在,我们就学习第11课蝙蝠和雷达。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蝙蝠和雷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在文中圈出生字词。

  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自学生字词,不懂的向同桌请教。

  3、教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学生齐读屏幕上的生字词。学生就不理解的词语提问,教师请同学解答。学生不懂,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和上下文理解。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难写的生字,如:蝇,荧等。

  5、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问题:科学家为了弄明白蝙蝠夜间飞行靠什么辨别方向进行了几次试验?每次分别得出什么结论?最后综合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朗读问题,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3、学生和同桌交流对问题的见解。

  4、出示表格,集体交流,填表

  次数

  过程

  每次的结论

  最后结论

  第一次

  把眼睛蒙上

  没碰着一个绳子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把耳朵塞住

  到处乱撞

  第三次

  把嘴蒙上

  到处乱撞

  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四、小结并拓展

  1、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十四个生字词,明白了蝙蝠夜间飞行靠什么辨别方向。

  2、联系生活,说说我们科学家对哪些动物进行研究弄明白了什么事情。

  五、作业

  1、复习生字词。

  2、课后思考

  科学家是怎样发明出雷达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