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生态名茶介绍及发展战略 口福建永春县 面积9330hm 、茶厂1.2万多家、茶叶产量9800t、产值7.5亿 一、自然条件优越 多元。是福建乌龙茶三大著名出口基地县之一,位居中国名 茶百强县前列。 永春县古称“桃源”,位于福建东南部,地处南亚热带和 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日均气温2O.4cc、降雨量 1681.6mm、相对湿度77%、日照时数1892h、无霜期340天, 三、主产茶叶名品 1.永春佛手 素有“万紫干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誉。全县绿化率 92.4%、森林覆盖率68.8%,林木昌盛,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 越,2007年通过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 2010年2月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 基地”,是生产无公害天然茶品的适宜区。目前全县已有19 家企业通过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三品”基地 茶园330Ohm0。 据载,永春佛手始于北宋。相传,最早为狮峰岩寺僧人把 茶树枝条嫁接在佛手柑树上培育而成,因叶大似掌,茶中又 带有佛手柑散发的天然果香,故取名“佛手”。后来,附近茶 农争相引种,佛手茶由此传开。 永春佛手茶树,1985年定为福建省茶树良种。永春大面 积栽培佛手茶已有300多年历史。现全县拥有佛手茶园 2930hm ,年产量3500t,是全国最大的佛手茶生产和出口基 二、生产历史悠久 永春早在北宋时就产茶,至清初已有一定规模,生产的 佛手、水仙、铁观音远销南洋各地。1941(30)年,在福 建省工商品展览会上,永春铁观音、白毛猴获得特等奖和优 等奖。新中国成立后,永春茶业迅速发展。2009年全县茶园 内茶企业为龙头、茶农为单元,实施高产优质生态茶叶基地 建设,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推行无公害生产管理;加强种质资 源研究,培育新品种,改良茶园品质;加快扩大无公害茶、绿 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规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好生 态茶园。为绿茶、红茶加工提供充足的优质原料。在稳定现有 地。 永春佛手茶有“贵似黄金灵如佛”之称,突出特征为 “壮、悠、厚、健”。 壮:指外形。属灌木型品种中叶片最大,叶大如掌,细嫩 油亮。成品茶条索紧卷圆结、肥壮重实,粒大为乌龙茶之首, 有佛手之肥壮。 改造,规范加工工艺,禁止加工中掺杂使假。按照信阳毛尖国 家地理标志认真组织好信阳毛尖茶叶实物标准样制定,同时 加快制定“信阳红”红茶的标准样制定,推进茶叶加工标准 化生产。规范农药市场管理,重点茶区禁止销售使用茶园禁 用农药,从源头上控制农残。 茶园面积的前提下,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新建10万亩生态 有机无性系茶园;改造建成10万亩生态有机无性系茶园;加 快3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转化。 (4)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旅游。积极举办并参加大型茶事 活动。传承首届中国“十大名茶”论坛精神,充分利用茶叶节 会、论坛等茶事活动宣传推介、l』币河区;继续办好“信阳毛尖” 手工炒茶大赛和“青少年茶艺比赛”;大力开展好“茶文化 (2)加快夏秋茶综合利用。引导茶农转变观念,科学合 理化修剪,做到夏秋茶鲜叶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加快 “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创建步伐。争取在5年的时间内,前 期每天生产红茶500公斤,年产量12万公斤,产值1个亿; 后期每天生产红茶1000公斤,年产量2O万公斤,产值达到 2个亿;另一方面加快区内龙头企业五云集团、文新茶叶有 限公司、广义茶叶有限公司以及各茶叶专业合作社红茶生产 进度。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对新发展 的茶园和新建基地按照机械采茶标准进行茶园建设和管理, 以解决夏秋茶利用不足和采茶工不足的矛盾,扩大茶叶产 量,提高茶农经济效益。 (3)全面提升茶叶质量和品质。大力推行茶叶生产加工 有关标准,实行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标准化,不断提高 泖河区茶叶加工水平。加快浙河区落后的茶叶加工厂清洁化 进校园”活动;组织文艺表演队广泛宣传,开发茶影视作品, 营造浓厚茶文化氛围,提升狮河茶知名度。积极打造百里茶 廊等茶旅游景点,努力挖掘整理澌河区茶典故、传说、茶道、 茶艺,让国内外游客在游览澌河同时,领略泖河区深厚的茶 文化底蕴。 (5)开拓茶叶销售市场。目前,澌河区交易额达亿元的 茶叶交易市场有2个,未来,泖河区将新建1-2个年交易额 达10亿元以上的茶叶大型专业市场,力争将泖河区建成长 江以北地区最大的茶叶产销集散地;加强与外地茶商的合 作,培育委托代理商队伍,借船出海;建立澌河区“中国十 大名茶网”,大力推广网上销售;支持企业和经营大户到北 京、上海、郑州等大城市建立经营网点,开设专卖店,进入超 市 ・46・ 悠:指香气。属果香型,香气似香橼或雪梨,果香为乌龙 茶之顶,悠扬且持久,含蓄而不张扬,若隐若现,象清风拂云, 有佛境之悠然。 厚:指韵味。茶汤初人口时微苦微涩,略有收敛感,而后 奖,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银奖名茶。 四、发展战略 近年来,永春县委、县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农业结 构,把发展茶叶生产摆上重要议事FI程,制定优惠,极大 地促进了永春茶叶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应用科技成果,改进 技术,提高茶叶科技含量,扶持壮大有规模、经营手续齐全的 永春县莉芳茶厂、永春县北磕华侨茶厂、永春万品春茶业等 十多家茶叶企业,培植了“松鹤”、“绿芳”、“万品春”、“鼎 仙岩”、“永鹏”等品牌产品,使永春茶叶产品畅销国内外, 远销欧美、日本等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永春茶叶走 上了产业化发展。 变甘变甜,满口生津,似佳酿之甘醇,回味无穷,如品苍生,有 佛韵之醇厚。 健:指功效。有止渴消食、开脾健胃诸多功效,长期饮用 可减肥降脂、降血压血糖,对胃肠道疾病有明显辅助疗效,有 佛体之健壮。 永春佛手以优异的品质,自1985年荣获农牧渔业部优 质产品称号以来,在国内外各种重大茶事活动中屡获殊荣, 1997年被评为福建省名茶;同年,被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 认定为名牌产品。2006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产品,2007年被授予“中国申奥第一茶”,2009年2月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金奖名茶。永 春佛手畅销国内外,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 和地区,久负盛名,成为中华名贵茶饮,香飘四海,饮誉全球。 2.闽南水仙 今后,在茶产业发展上,永春将充分利用本县优良的生 态环境,充分利用福建发展茶叶大省的好环境,加强与省内 外茶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农科贸”协作 关系,不断提高茶叶的种植技术、加工技术,提高永春佛手、 铁观音、闽南水仙的品质和质量,努力推动集茶叶种苗、生产 加工、市场营销、茶叶包装、茶叶机械、科研培训、茶艺表演艺 术、茶文化弘扬与探索等为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的形成,走上 茶叶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道路。 一清道光年间,永春人郑世报父子到闽北谋生,1842年从 建阳带回100株水仙茶苗种于永春县湖洋镇溪西村家屋边, 第二年又剪穗育苗种于鼎仙岩,此后广为传种。经过许许多 多老茶师的不断研制,永春水仙茶制法融合了闽北乌龙茶和 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创制出了更为合理的、具有永 春地理地域特色的永春水仙茶加工工艺,使做出来的水仙茶 是坚持集约化发展战略,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发挥行业 协会功能为重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 和带动力,完善与茶农的利益连结机制,努力提高产业组织 化程度。 香气强、具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汤色殊红,耐冲泡,形成 “永春水仙”的独有风味,并在闽南及东南亚市场博得盛名, 人们习惯把永春出产的水仙称为“永春水仙”。新中国成立 后,闽南先后有十几个县(市)相继从永春引种水仙茶,且采 二是坚持区域化发展战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 划,合理配置资源,在县域中北部大力发展永春佛手,建设万 亩无公害佛手茶叶基地。 用永春制法,加工成乌龙茶,鉴于水仙茶在闽南己非永春独 产,经有关部门核定,改“永春水仙”为“闽南水仙”,永春因 而成为“闽南水仙茶”的发源地。 水仙茶树1982年定为中华茶树良种。目前永春现有水 仙茶园80Ohm ,年产量1500t,是全国最大的闽南水仙生产 基地县。 三是坚持优质化发展战略,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永春 佛手》国家标准,强化标准体系与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大力 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继承和提升永春佛手传统 制作工艺,致力发展名优茶。 四是坚持产业化发展战略,与省内外有关科研单位、高 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农科贸”协作关系,加快旧茶园改 造,加强对茶农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茶叶的栽培、加工技 术,着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道路。 五是坚持品牌化战略,加强品牌建设,争创名牌,提高市 场竞争力。广泛宣传,深入挖掘和弘扬具有永春地方特色的 茶文化,实现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良性互动。 六是坚持产品多样化发展战略,根据茶叶包装多样化、医 疗保健化、食品化、饮料化等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实际,与永春 发展生物产业、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深入挖掘茶叶保健、药 用、食用等功能,加强永春佛手保健茶等系列产品研究与开 永春闽南水仙外形条索紧结壮实,“香蕉色”,香气清高 悠扬、具兰花香,令人未饮先畅;汤色清澈橙黄,滋味甘醇鲜 爽,品尝几口,则味美甘醇,生津润喉。永春闽南水仙继1982 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后,屡获殊荣,1997年与永春佛手 双双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9年12月获 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银奖名茶。 永春闽南水仙与闽北水仙比翼双飞,名闻遐迩,畅销海内外。 3.铁观音 铁观音于清光绪年间(1875)由安溪传人永春,至今已 有100多年历史,经过百年发展,己成为永春茶叶的三大主 栽品种之一。全县现有铁观音茶园530Ohmz,年产量4700t, 是铁观音主产县之一。 发,在茶饮料、茶药、茶肴、茶点、茶食、茶香料等方面积极探 索,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拓宽茶叶消费与市场新空间。 永春县要充分利用永春佛手茶独特的内涵品质,独具的 永春铁观音外形条索肥壮圆结,色泽砂绿翠润,香气清 保健功效和海内外众多消费群体的潜在优势,重点发展和推 高锐长,汤色清澈金黄,滋味醇厚甜鲜、“韵”味特殊。1983 年商检部门的评价是:“永春铁观音内质香味别有风韵,可 与地道铁观音媲美。”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 介永春佛手,走“自然、休闲、健康”的茶叶发展之路,让消费 者“买得放心,喝得开心”,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做出新的贡 献。 47・ (颜涌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