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诊断学试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单项选择题

1.患者面色淡白消瘦,精神不振,动作迟缓,气短懒言。声低气怯,此属: (B) A得神;B少神;C失神;D假神。 2.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C)

A目光精彩 B神志清楚 C颧赤如妆 D形丰色荣 E呼吸调匀 3.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B)

A目无精彩 B形羸色败 C呼吸微弱 D神志昏迷 E壮热面赤 4.失神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能食,此为:(D) A神志异常 B无神 C少神 D假神 E得神 5.满面通红,多属:(A)

A实热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 D郁火证 E以上都不是 6.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黑所属病证:(B) A水饮 B痰湿 C肾虚 D寒证 E血瘀 7.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E) A痛证 B寒证 C惊风 D血瘀 E痰饮 8.下列哪一项属形盛气虚的表现:(B)

A体胖能食,肌肉坚实 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C形瘦能食,舌红苔黄 9.根据五轮学说,白睛属: (C) A心;B肝;C肺;D肾。 10.脾虚证易出现: (D)

A全目红肿;B目眦赤烂;C目眦淡红;D目窠浮肿。 11.牙龈红肿而痛,多属:(E)

A阴虚火旺 B肝火上炎 C肺经有热 D脾经火热 E胃火上攻 12.斑与疹的区别,主要是:(C)

A形状大小 B颜色深浅 C是否高出皮肤,摸之碍手 D邪热轻重E邪正虚实 13.痰黄粘稠成块者,属于:(A)

A热痰 B寒痰 C风痰 D燥痰 E湿痰 14.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D)

A热盛伤津 B寒伤阳气 C肝风挟痰 D脾虚湿聚 E肺痈 15.脏腑在舌面上的划分,舌中部候:(B) A心肺 B脾胃 C肝胆 D肾 E三焦 16.阴虚火旺的舌象可见: (C)

A舌红苔黄厚;B舌红苔自;C舌绛苔少;D舌红苔灰黑而腻。 17.舌尖红赤,多属: (A)

A心火亢盛;B肝胆火旺;C胃肠热极;D下焦热盛。 18.舌质红,苔焦黄,多属:(B)

A湿遏热伏;B燥热内结;C阴精亏虚;D邪热入营。 19 .下列哪一种舌象为正常舌:(B)

A红舌 B淡红舌 C淡白舌 D紫舌 E猪腰舌 20.紫舌的主病是:(B)

A气滞 B血瘀 C痰凝 D津亏 E中毒 21.食后嗳气,并有酸腐气味者多属: (A)

A宿食停积;B寒邪犯胃;C胃虚气逆;D胃火炽盛。 22.半表半里证多表现为: (C)

A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B不恶寒反恶热;C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D但寒不热。 23.阴虚内热,常表现为: (C)

A自汗;B战汗;C盗汗;D头汗。 24.厥阴头痛的部位在: (B)

A前额;B头顶;C头两侧;D头项。 25.有形实邪闭阻气机,常表现为: (C) A胀痛;B重痛;C绞痛;D隐痛。 26.头侧痛,病属: (C)

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 27.阳热亢盛证最常见: (C) A浮脉;B紧脉;C洪脉;D弦脉。

28.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B)

A脉来较数 B脉来时止 C止无定数 D脉来缓慢 E止有定数 29.脉来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指的是何脉?(B) A疾脉 B促脉 C结脉 D动脉 E代脉 30.肝胆病痛证痰饮证常见的脉象为:(D) A紧脉 B结脉 C滑脉 D弦脉 E促脉

31.下列哪项不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B)

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脉迟,热证脉数 32.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D)

A先天禀赋不足 B病中耗损过多 C房事劳倦太过 D情志失于调摄 E 后天生化不足 33.下列哪项为里证:(D)

A、恶寒发热B、咽喉痒痛C、鼻塞流清涕D、小便黄赤 E脉浮 34.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D)

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燥 E气逆

35.如将下列症状均判为实证的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五心烦热;B小便不通;C神色狂妄;D大便秘结。 36.表证形成的原因,一般是: (B)

A外邪直中;B六淫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C肺气虚;D里邪出表。 37.辨别表证与里证的关键是: (B)

A有无发热;B有无恶寒;C有无头痛;D有否口干。 38.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C) A少气自汗;B疲倦乏力;C畏寒肢冷;D舌淡脉弱。

39.根据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表现,可拟诊为: (D) A脾阳虚衰;B寒湿困脾;C脾气下陷;D脾气虚。

40.患者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证属:(B) A血虚 B气虚 C阴虚 D气血两虚 E阳虚 41. 气虚证的舌象脉象是:(A)

A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B舌淡瘦薄少苔,脉细 C舌淡红,苔薄白,脉缓D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E舌淡胖,苔白滑,脉细迟

42.阴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D)

A面色萎黄B神疲乏力;C躇卧嗜睡;D脉细舌净。

43.脾病虚证的基础证型是:(D)

A脾不统血证 B脾虚气陷证 C脾胃气虚证 D脾气虚证 E脾阳虚证 44.气滞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C)

A暖气恶心;B腹部坠胀;C胀闷疼痛;D性情急躁。 45.气陷证的特征是: (A)

A脱肛;B腹痛;C尿赤;D下痢。

46.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B)

A脉虚无力 B畏寒肢冷 C少气懒言 D神疲乏力 E舌质淡嫩 47.气滞证的疼痛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A)

A按之一般有形 B部位多不固定 C随情绪而增减D症状时轻时重 E随“气行”觉舒 48.下列不属于肝阳上亢证临床表现的是: (B)

A面红目赤;B耳内流脓;C急躁易怒;D腰膝酸软。

49.下列哪项不是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能共同症状: (C) A面红目赤;B头晕胀痛;C健忘腰酸;D急躁易怒。

50.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而干,恶梦纷纭,舌红苔黄,脉弦数,应诊为:(C) A肝阳上亢证 B肝胆湿热证 C肝火上炎证 D肝经湿热证 E 胆郁痰扰证 一、问答题

1.试述舌诊的临床意义?并举例说明。

答: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病情进退,可以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可以指导处方遣药。兹分述如下:(1)判断正气盛衰: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苔薄白而润,是属胃气旺盛;舌光无苔则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2)分辨病位深浅:苔薄为疾病初期,病位尚浅,多属表证;苔厚则病邪渐入于里,病位较深,病多属里;舌质绛,是为邪热入营血,病位深入,病情危重。(3)区别病邪性质: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则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厚腻苔则是湿热,舌偏歪多为风邪,舌有瘀斑、瘀点则是瘀血。(4)推断病情进退:由于舌苔往往随正邪消长和病情的进退呈相应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在外感热病中,变化十分迅速。如舌苔由白转黄,又进一步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是热渐盛而津液渐伤;若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往往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总之,舌诊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诊察方法,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必须结合其它诊法,互相参照,全面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

2.何为潮热?有哪些常见证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潮热:即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临床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1)阳明潮热:其特点热势较高,日晡热甚,兼见腹胀便秘,属阳明腑实证。(2)湿温潮热:其特点是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属湿温病。(3)阴虚潮热:其特点是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兼见颧红、盗汗等症,属阴虚证。

3.何谓心脉痹阻证?哪些原因可导致心脉痹阻?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答:心脉痹阻证是指心脏脉络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痹阻不通所反映的证候。多因年老.久病,索体虚弱而正气不足,以致瘀血内阻、痰浊停聚、阴寒凝滞、气机郁滞而发病。属于本虚标实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可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等,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兼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瘀血内阻:多因阳气不足,运血无力。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其临床表现为胸部痛如针刺,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等。痰浊停聚:多因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浊停聚胸中。则气机不畅,胸阳不振,而表现为胸部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滑,脉沉滑等。阴寒凝滞:多因心阳不足,又感寒邪,表现为胸部剧痛暴作,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等。气机郁滞:多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血

行不畅而瘀滞,临床以胸部胀痛为特点,伴有急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胸闷,发作往往与情志变化有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等。 病案分析题

刘××,女。39岁,2008年5月3日初诊。患者近5年来经常食欲不振,脘腹痞胀隐痛,大便稀溏,进食生冷后尤甚。半月前冒雨受凉后腹痛、腹泻加重,遂来就诊。四诊所见:面色淡黄少华,精神萎靡,口唇淡白,舌淡胖嫩,少气懒言,口淡不欲食,腹胀大便溏稀;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脉沉而缓。

1、 写出确切证候诊断:答:脾阳虚证

2、 进行简要病机分析:答:患者脾气素虚,运化失健,故平素食欲不振,脘腹痞胀,隐痛,大便稀溏,进食生冷后尤甚。半月前冒雨受凉后,脾阳更伤,寒湿内盛,温运不利,故腹痛、腹泻加重;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故见面色淡黄少华,唇色淡白;气虚鼓动无力,机能活动减退,则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呼吸气微;脾阳虚温运失健,故口淡不欲食,腹胀大便溏稀;脾阳虚弱,不能温煦肢体,故形寒肢冷;脉沉而缓,为阳气虚弱之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