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师评价的有效方式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足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振兴民族、振兴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开展科学的教师评价,则是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基本途径。但教师评价以什么方式进行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才能更有效呢?
一、教师评价的基本方式
教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依据科学的方式进行,国内外教师评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依评价主体对评价方式进行划分
3.按评价功能划分的教师评价方式
二、教师自评机制
尽管各种评价方式均有不足之处,但相比较而言,人们目前比较看重教师自评方式,都认为这种评价方式应该不负众望,更好地达到教师评价的预期目的。
1.关于教师自评的目的
从宏观上看,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服务。从微观上看,教师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个人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着眼与教师个人的发展或者说是“增值”。即通过教师评价工作,诊断出教师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之处,以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判断出教师工作有哪些成功之处,总结经验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出教师个人在知识、能力结构和方式方法上的欠缺之处,以便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弥补。总之,当前公认的教师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既促进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在教师自评的过程中,借助与评价的力量,教师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有关自己工作的反馈意见,从而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分析出其长处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发展的方向,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2.教师自评机制的具体做法和特点
(1)教师自评的机制的具体做法
(2)教师自评的特点
3.教师自评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