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学校高中课程设置探索——以上海三所国际学校为案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Y9320诣了咖f々上谚脚范大墨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国际学校高中课程设置探索一Hi*j*目R学*∞章“学院教科学院业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工作枷专研究方向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饯扑教授完成日期20。6年5月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的十多年来,国际学校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其办学理念、教育对象和办学实践的方方面面都与传统的中国学校有较大差异。这中间,中国人创办的国际学校也在摸索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一支有竞争力的教育力量。国际学校的教育实践有诸多值得探讨之处,课程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中国自主创办的国际学校有参考价值,对非国际学校也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收集了三所在沪的具有代表性和国际性、办学规模较大的国际学校(上海美国学校、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资料,对其作了一个分析。与非国际学校相比,国际学校在课程框架上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如:普遍提供国际文凭课程;设有教学语言支持课程;重视对学校所在地文化的教育;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高选择性;课外活动作为课程重要的一部份。在对课程框架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三所学校的课程教育目标,探讨了国际学校课程内容是如何服务于其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其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和学生需求(不同的升学标准和个性发展需求)。好的课程要发挥作用在于实施的效果。在课程实施方面本文在教材、教师、资源供给和社会支持、课堂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最后,对中国自主管理的国际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实施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个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国际学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育目标AbstractWithmeschoolssocialeconomicdevdopmelltofChin巩marlyimemationalestablishededucationacrosshi曲thethehavebeenthecoun妇ry.imemationalofsch001schools’mcticeareManyaspectsdiff研ent丹omt11atareofofconventionalalinesesch001s.Amongt11emanyfhctorsmataisitsc嘶cul啪.Researchconstlllction.onkeyto也esuccessofthecurriculumoftheintemation“runschoolswillbehdp缸1forrlcwlyfoundedintemationalsch001廿1e口artbyCllineseonofcumculumpaperisThisbasedthehi曲sch001curriculumofmreetypicaliIltema廿onalscboolsinshan曲ai.(Shan曲aiAm耐callareschool;YcIsshan曲ai;shall曲aiHightllreeschools’c嘶训umschoolIntenl越ionalDi、,ision).Analysisasandcomparisonofthelland12:specialDresented.Thecurriculumofmeintemadonaloffbrin2IBDPatvearschoolssharesomecommonfeanIressllchla士1911agesupponingcourses;educationabout10calculh盯e;of陷ingarepro酽锄sTheuIliquetomeschool;llighselectivitya11dex缸aclll矗culumacti、,i妙.Therelationsllipbe脚eenisbasedtllec删culumarcc响culumandeducationalobiecti、,estosuccessalsodiscusscd.desi髓edonobiectivesThisisseⅣetlleeducationalobjectives.Theeducationaltherequir咖entofsocie坤development趾ds札dent’sofmepotentialdeveloprnent.Thekeytothecuri眦isitsiIllplem髓tation.deteminedbyfollrfactors:instr-11ctors,teachjngresollrces;facilitiesandteachings协ategy.Finally,prcIbl锄sarea11dsuggestionsaboutintemationalschoo】srunbychineseDutf-orward.KeywordsIm锄ationalschoolscurriculumEducational0Ibjective2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中国J=孑世界各地在各个领域的人员文化交流目趋频繁。外交人员、跨国公司经理人、商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外国孩子也成为了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各地都衍生了提供外国孩子教育服务的国际学校。以上海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仅~家国际学校,到目前发展到近30家。北京等国内其它城市国际学校数量也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最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学校的发展蕴涵着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文化意义。早在80年代初,一些国家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就提出了外籍人员子女的在沪入学问题。美国领事馆最先在其馆内开办小学。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来沪外资企业不断增加。经市府外办同意,上海美国学校于1989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教育局正式注册,成为上海市第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其前身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随着上海城市“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位置的确定,上海的人文教育环境、经济投资环境、科技信息和政策法规等,都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冈此获得了蓬勃发展。1993年,新增了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日本人学校由上海日本领事馆开办。开设年级从小学至初中,学生以日本学童为主。课程、教材、校历与日本国内学校基本相同,教师全由日本文部省派遣。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由香港耀中教育机构开办。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初中,现已设有高中,学生以港、澳、台及外籍华裔居多。开展双语教学是该校的特色之‘,教学采用香港的英文学校模式,外籍和本地招聘的教师约各占50%。上海中学国际部开设年级为初、高中,教学上集各国之长,结合中国实情精选国外优秀版本的教材,教师除聘用部分外籍教师外,其他均由上海中学教师专任或兼任,学校管理也主要由上中来承担。1994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经上海教育局同意,开办了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1995年由德国学校董事会创办了上海德国学校。与此同时,法国学校已向上海市教委提出办学申请。由上可见,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过程是:80年代处于酝酿和初步发展阶段,1989年建立上海美国学校。90年代初没有较大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1993、1994、1995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国际学校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至2005年,国际学校在中国大陆境内分布如下图所示:1从上述统计看,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所拥有的国际学校(基础教育)数量最多。上海更是突出。二oo三年,上海各类外籍子女学校年入学人数首次突破一万名,并不断增长。开放的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外籍孩子的摇篮”,吸引了来自40个左右国家与地区的境外学生在上海生活和学习。近十年来,在沪的国际学校经过近卜年的平稳、有序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完整体系,呈现出多种教育体制相互融合的办学模式。此间林林总总的国际学校其实共分三大类。(1)以国际文凭组织教学大纲为教学目标的国际课程学校。这些学校招收的学生不受国别的限制,使用英语为教学语言,具有较强的国际性,比如耀中国际学校。(2)以举办者所属国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采用与所属国完成同步的教学计划,并受所属国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和监管的国别学校。这类学校招收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国别性,所用的教学语言为所属国的母语,如上海法国学校、上海德国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上海韩国学校等。(3)设立在本市中高级中学内的国际部及部分可招收外籍学生的中小学,如上海中学国际部,除本市学校国际部外,其他150所中小学使用的教学语言一般为中文。本文主要讨论三所具有代表性和国际性的国际学校的高中阶段课程情况。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http://wWw.jsj5edu.cn/mingdan/010htm一、上海美国学校(以驻沪领事馆作为开办者),上海第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有浦东、浦西两所校址,在校学生超过2000名。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学校。二一}二海酋座非领馆所属的国际学校——耀巾国际学校,十年来,港资背景的耀中借助上海开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规模不断增大,目前校舍已扩展到了三所,并从上海走向了北京和重庆。三、上海中学国际部,国内第一所中国人创办的自主管理的国际学校,目前在校人数超过1500名。第一章国际学校高中课程设置概况本文讨论的是高中阶段的课程,对高中所涵盖的年级,三校各有不同。上海美国学校指9—12年级,相当于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的第1‘至第十三班。上海中学国际部年级设置不同,9年级划归初中,高中指lO一12年级。为了在此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本文所谈课程包括9—12年级。下表是三校的年级对应关系。学生年龄上海美国学校学习阶段耀中上海国际学校14一15上海中学国际部9年级第十班第十一班第十二班第十三班9年级(初三)10年级(高‘)11年级(高二)15一1616一1717—1810年级11年级12年级12年级(高三)一、上海美国学校课程设置1、中心课程学校课程以美国课程为基础。在11、12年级提供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IB)和AP课程。学校采用学分制。一门课学习一年一个学分。2005—2006高中9—12年级课程如下:课程英语4年科目9年级英语10年级英语1科幻小说女性文学新闻报道AP语言和写作AP文学与写作丛塞堂到皇髭认识媒体现代汉语文学翻译现代跨文化文学大学预备写作1生堡墓蚤12年级英语创造性写作战争文学IB英语母语(HL/sL)IB英语第二语言(HL/sL)lB心理学(HL/SL)AP政府与政治社会科学最少3年9年级历史世界历史经济学AP经济学IB经济学(HL/sL)心理学AP心理学美国历史AP美国历史IB历史mL/sL)数学国匪苤丕代数l微积分预备当代数学最少3年几何代数2代数2/三角学微积分AP微积分AP统计IB数学学习IB数学方法m高水平数学IB物理(}IL/SL)环境科学m环境科学(sL)科学最少3年9年级实验科学10年级实验科学生物AP生物化学AP化学IB化学(HL/sL)物理AP物理IB汉语A(HL/SL)法语(1,2,3)AP法语IB法语BIB生物(m√sL)外语汉语入门汉语(1,2,3,4)AP西班牙语IB西班牙语B(HL/SL)最少两年当代汉语(1,2)汉语文学(1,2)IB汉语B(IⅡ√SL)体育与健康最少两年艺术最少两年艺术基础西班牙语音乐欣赏音乐基础AP音乐IB音乐(HL/sL)戏剧舞台艺术入门舞台艺术IB戏剧(HL,sL)摄影色彩与设计绘画陶艺与雕塑AP设计合唱团乐队基础乐队IB视觉艺术校刊计算机科学吉他交响乐Ⅲ计算机科学(HL/SL)计算机科学AP计算机科学IB信息技术工剑缝塑二堂翅:2、语言课程赛署7夥9第二语言0除了母语为英语的语言教学外,有EsoL(En91ishsecondaryasalangIlage)课程。由于英语为教学语言,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学校根据个人水平编入不同程度的班级。3、学期划分每学年4个学期,以2005—2006学年为例:第一学期:2005年8月18日至2005年10月21日第二学期:2005年11月3日至2006年1月13日(2005/12/22—2006/01/8寒假2006/01/30一2006/02/3春节放假)第三学期:2006年2月8日至2006年3月24日第四学期:2006年4月3日至2006年6月8日二、上海耀中国际学校课程设置l、中心课程学校课程以英国国家课程为基础。学校为第十至第f-一班(9、10年级)的学生提供由英国剑桥大学国际考试中心创设的国际中等教育证书(IGcsE)课程系统。第十二、卜三班则提供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IB)。考试通过可以获得相应证书。第十和十一班的核心课程有:英文中文数学科学选修课程有经济学音乐美术商业英语文学地理体育及健康教育信息与传意科技戏剧2、语言课程英语结为黝7i委除了母语为英语的语言教学外,有EAL(Englishasanaddidonallallguage)课程。由于英语为教学语言,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学校根据个人水平编入不同程度的班级。灰署?作为以双语为特色的学校,汉语是必修课。汉语课程分母语和非母语的教学:汉语为母语的教学(cFL);汉语作为附加语的教学(cAL);汉语进阶教学(PCP)。3、学期划分每学年三个学期,以2005—2006学年为例:第一学期:2005年8月24日至2005年12月15日第二学期:2006年1月5日至2006年4月13日第三学期:2006年4月18日至2006年6月28日三、上海中学国际部课程设置1、中心课程开设中英文两个系列的课程,中文系列教学语言为中文,9年级采用类香港课程,10.12年级又分为两个方向,一个针对有意在中国大学留学的学生;另外一个针对港澳台侨学生有意报考中国大学的学生。英文系列教学语言为英语。9—10年级采用类美国课程,11.12年级提供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IB)。课程范围如下:①伦理道德方面:cAs、P&B、法律和道德常识、中国的传统美德等科目;⑦语言类:英语、法语、日语、韩语、汉语、EsL、csL及文学科目;⑧数学类:代数、几何、三角、概率统计、微积分等科目;④自然科学类:自然常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科目;⑥社会科学类:历史、经济、人文地理、国家和社会常识、哲学常识等科目;⑥艺术类:音乐、舞蹈、美术、工艺、艺术表演、美学欣赏、影视鉴赏等科目;⑦体育卫生类:生理卫生、体质体能、健康习惯、球类、田径、体操、游泳等科目;⑧信息技术类:电脑软件硬件初级、中级、高级知识、图书馆资料使用等科目。必修课含:①层次选择科目:这类科目有弹性幅度,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可阻不选择(选EsL或csL),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层次学习,教学内容不要求统‘,考试不要求统,教师可以冈材施教,独立命题,当然平行班除外。这类科目有六门: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科学、历史。⑦学科选择科目:这类科目丰要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学生完全可以凭个人兴趣或需要,在不同的学科群中选择不同的+门科目,如初中段,7年级实行2.5课时音乐与1课时美术的组合或2.5课时美术与l课时音乐的组合,供学生“二选”组合选择,8年级英语系列实行2课对动植物或2课时地质与气象学的“二选一选择,9年级英文系列实行2课时环境与能源或生态进化的“二选一选择。高中段11.12年级英语系列的学生,在实施物理、化学的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实行物理/化学/生物每周1.5课时的“三选一选择,满足了不同学生毕业后考大学的需要。此外,美术、信息技术、体育都是按照不同的板块,让学生选择科目。选修课程:A.体育类:高中段供学生选择的有53门(1)乒乓(2)篮球(3)网球(4)排球(5)足球B.艺术类:(1)素描(2)中国画(3)油画(4)版画(5)水彩画(6)篆刻(7)中国书法(8)钢琴(9)手风琴(10)吉它(11)舞蹈(12)戏剧(13)管弦乐队:(有一定基础并能自带乐器的学生)(14)电脑美术(15)电脑音乐制作入门c.语官类:(1)英语基础(2)日语(3)法语(4)德语(5)托福(ToEFL)(6)H.s.K.(汉语水平考试)(7)英语写作(8)英语高级写作D.综合类:(1)模拟驾驶(2)家政(3)Yearb00k(4)插花(5)中华美德(6)升学指导(7)人际关系(8)电子技术(9)机器人(10)三相电动机变频E.学科类:(1)综合理科(10年级EsL/csL)(2)综合理科(11年级文科班)(3)m物理(4)sATII数学(5)sATII物理(6)sATII化学(7)世界文化(8)英文电影欣赏(9)中文历史电影欣赏(10)古诗词欣赏(11)中国名著导读(12)四书五经(13)新闻报道(14)上海史2、语言课程罗瞄除了母语教学外,为非母语的学生开设EsL过渡班,强化英语和不同程度的英语班级。灰Z虽除了母语教学外,为非母语的学生开设csL班级,强化汉语和不同程度的汉语班级。3、学期划分每学年两个学期,以2005.2006学年为例:第一学期: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1月20日第二学期:2006年2月13日至2006年6月30日第二章课程设置特点分析一、课程设置框架与非国际学校相比,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因其学生构成的特殊性和高流动性,学生在文化背景、语言水平、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各方面差异巨大,这就必然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在学校内部、学校之间呈现多元化的总体特征。但是国际学校作为整体而言,与非国际学校相比,又有一些共性。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的国际性一普遍提供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IBDP)就9-12年级而言,三所学校在9一lO年级所提供的课程有差异。上海美国学校以美国课程为基础;上海耀中国际学校提供国际中等教育证书(IGcsE)课程:上海中学国际部提供类美国课程。但是三所学校在11—12年级都提供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IBDP)。该课程模式并不是某’个国家单一教育模式的产物,而是各国教育精粹的融合。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涵盖文、理双科,旨在为学生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做好充分准备。世界一流的大学均乐于收取持有该文凭的毕业生。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实际是一套较具难度的大学预科课程,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要接受严格的考试。该课程的对象是十六岁到十九岁学习积极、富有进取心的高中生。整套课程的内容具有综合性,需要两年学完,不同国籍和背景的学生学完此课程并从高中毕业后,均能继续顺应各国教育体系下的大学本科学习。包含以下4个部分:1、6门科目的学习(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数学、实验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和选修六组科目中分别选择一门)。每门学科都设标准水平和高水平两种考试。全科文凭要求有3门课(最多不超海,一定会利用这一优势,在课程中反映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教育。当然三校的性质不同,在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教育方面自然不同。上海美国学校在办学方针中有一条是:利用学校所在地的优势丰富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则本来就以双语和取东西文化之长为其特色;上海中学国际部更是利用其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熏陶。具体而言:每所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从母语程度到入门、初级、中级、高级程度的非母语汉语班级。不过,上海美国学校汉语课是作为外语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而在耀中和上中汉语是必修课。上海中学还有中文系列课程,全汉语的教学,选修课中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课。除了课堂外,在课外活动和服务中,各校都安排了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例如:上海美国学校组织学生到中国云南的文化之旅,期间参观当地文化博物馆、与当地学校进行交流、参观访问藏民家庭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上海耀中国际学校有学习中国武术、中国民乐器等活动。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年度义卖活动,所得款项均捐给希望工程。学生志愿者服务到上海市图书馆、老人院、幼儿园、参加上海市组织的慈善长跑等活动。另外,在上海民办中芯学校组织的年度慈善摇滚音乐会(旨在资助中国农村地区学生教育)活动吸引了很多在沪国际学校的学生。其它如: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的云南教育援助计划。世界在走向国际化和一体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全球扩散,但中国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也日趋重要,在沪的国际学校学生基本上本身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对于他们,了解处于发展和变化的中国,了解不同于他们原来环境的另外一种文化,并对其了解和理解,这一点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是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跨文化的大度和宽容;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被更多人理解并在交流中,不断更新。4、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对于家长而言,将孩子送到哪所学校就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学校可以提供适合孩子的课程。每所学校办学条件不同,因此,学校‘定会挖掘自身优势,扬长补短,提供一些特色课程。(1)上海美国学校开设有AdvancedPlacement(高级)课程。该课程是美国Co¨egeboard的一个项目,由提供托福考试的ETS(EducationafTestingService)为其组织相应的考试。AP课程是大学和中学合作的产物,1955年开始,旨在为高中在校学生设置大学阶段的课程.打破高中和大学之间绝对分离的状况,促进高中和大学问的互动和作。帮助学生在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之问实现更顺畅的过渡。为优秀的中学生提供机会,发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环境以实现学习阶段的转换。课程的内容和考试的设计、评分均有教授该课程的中学老师和大学人员共同参与。AP课程在20个科目领域中设有35门课程。涵盖微积分、统计、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历史、政府和政治、经济、心理学、设计、英语及包括汉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学科等。评分分为5个等级。1—5分。每年5月进行考试。全世界有100个国家的15000所学校提供AP课程。1956年首次考试以来,至今有12,600,000的学生参加过考试。2005年有2,100,000名学生参加考试。在美国国内60%的学校提供该课程。美国国内90%的大学认可AP课程,或者是将其考试分数作为录取新生的标准之一或者是授予学分或者两者都有。具体标准因校而异。美国之外,欧洲和澳洲的很多大学也认可AP。据c0IIegeboard统计,大约世界级大学中有300所左右认可该项目。AP课程的一大优势是大学授予学分,这对学生而言,非常有利。可以省学费,多一些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上海美国学校提供的AP课程有英语、经济、心理学、政府和政治、微积分、统计、生物、化学、物理、法语、西班牙语、设计、音乐、计算机科学等科目。(2)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开设有国际中等教育证书(IGcsE)课程系统。该课程由英国剑桥大学国际考试中心创设。该系统涵盖了五个主科领域,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选择:1、语言类;2、人文学科类;3、科学类;4、数学类;5、创造、技巧以及才能开发方面。学生须从每个领域中选择至少一门,总共不少于八门的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并考试合格,可在学校证书以外同时获得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中心(cIE)颁发的国际教育文凭。适合9—10年级学生。超过100个国家的学校使用IGcsE课程,因为是对应高中的初级阶段,很多国际学校根据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情况,作为内部评价标准,来决定学生继续读A,AS,AP,或者IB的安排。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开设有如下这些课程:英文母语、英文非母语、中文母语、中文非母语、数学、高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经济、商业管理、美术与设计、设计与科技、音乐、信息科技。该课程系统亦在很多科目上设置了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需要。各科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过去两年中的实际表现,建议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等级参加考试。国内天津瑞金国际学校提供该课程,人大附中则是教授部分课程作为双语教育的内容。(3)上海中学国际部开设中文系列课程一留学牛课程和港澳台侨课程在沪的港澳台侨学生相当部分考虑留在中国读大学,参加为他们举行的全国统一一的港澳台侨联合高考。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课程,自然是上海中学国际部区别其它国际学校的强有力的优势。学校在低年级采用类香港课程,来照顾学生原来的文字环境。在高年级采用适合港澳台侨高考的教材编排。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沪的外国学生不仅是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愿望增强,而且不少学生作为留学生在中国读大学。为这一类学生开设了留学生课程,在学校教育目标的课程基础上,根据中国大学对留学生的入学要求制定具体课程安排。是上海中学国际部利用自身办学优势提供的另外一个板块。5、高选择性国际学校课程设置区别于非国际学校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高选择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可以选择不同体系结构的课程块。二是在选定的课程方向内,具体科目的选择。三是选定的科目可以有程度的选择。(1)课程结构的选择三所学校都在11-12年级提供国际文凭课程,但不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可以读学校自己的课程,毕业时拿学校的毕业证书。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有4个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升学去向选择相应的课程结构。即港澳台侨报考中国大学的课程、外籍学生报考中国大学的留学生课程、回国或者报考欧美大学的普通英文系列课程,毕业后拿学校毕业证书、以及英文系列国际文凭课程,除了学校文凭外,还有国际文凭证书。另外,三校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都设有语言过渡期的课程结构。(2)科目的选择在选定的课程结构内,科目的选择非常丰富。IGCSE,AP。旧三个课程项目本身就是选择性的。比如:国际文凭课程的6门科目是从第’语言、第二语言、数学、实验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和选修六组中分别选出来的。其中第一语言对某个学生而言是固定的,其它5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对学校而言,可以提供多少种类的课程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状况而定。因此同一所学校的同一届国际文凭学生的课程组合可以有很大差异。比如:一位美国学生可能选择英语、汉语、数学、经济、生物、音乐;而一位日本学生可以是日语、英语、数学、物理、历史、计算机科学。即便不是选择上述结构类课程,选择学校提供的一般课程,也是有很多选择。如:上海美国学校是学分制。科学课要求在9—12年级高中段读最少3学年。学生可以选择生物或者化学或者物理或者环境科学。外语要求最少2学年。同样可以从汉语、法语、西班牙语中选择。社会科学要求最少3学年,可以选择的有历史、经济、心理学、国际关系等。艺术是必修门类,最少2年,可以从音乐、戏剧、乐器、绘画各科中选择。(3)程度的选择对于选定的学科还可以有程度的选择。国际文凭的每门课都由标准水平和高水平的选择。学生可以按自己兴趣能力选择3高3低。IGcsE也有基础和拓展程度的选择。各校自己的课程也有程度区分。首先是语言课程。学生语言能力从母语到非母语,差别相当大。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设有从入门到母语程度的班级。其次是学科教学,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历史、科学等科目同样在普通英文系列结构内还分A、O班程度。总的来讲,国际学校必须给与学生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别需要,至于到什么程度,依各校实力而定。6、课外活动的重视文凭课程创造、行动与服务(CAS)活动项目鼓励学生投身到各种艺术探求、体育运动以及社区服务工作当中去。时间为150小时。学生的课外活动受到高度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对于他们生理的、社会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与他人的活动交往中,发展关心他人的意识和合作精神,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即便不参加文凭课程学习,学生普遍有大量课外活动的选择。课外活动在国际学校是整体课程的一个部分。各校组建有大量的学生社团和相应的活动项目。涉及学科、文艺、体育诸领域。比如:各种运动队、服务队、乐队、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等等。有校刊、校报,基本上由学生策划完成。有些学校拥有富有特色的活动项目。比如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的“世界教室”.世界教室的设计就是希望培养学生成为新全球化社会巾的积极参与者,能取各文化所长,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世界教室分为海外及本地两部分,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经验。海外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文化、地方及人民,从中学习和了解自己及其它文化,建立跨文化的学习、批评性的思考、反模式化的思想和尊重别人的态度。学生亦能学习社交及学术技巧,发展他们的英语能力,但也学习其它文化的一些用语。本地课程让同学去发掘及体验学校所在地的历史遗产。世界教室的海外及本地部分均设有课堂、游学和跟进课程。两部分约在同时期进行,当中第二部分的『实地考察J对整个课程非常重要,影响随之而来的作业。故此校方极力鼓励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否前赴外地,都应参与其中,以增见闻。该校的宗教德育部的感恩社会服务计划希望透过社会服务扩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习了解和关怀不同阶层人士的需要,培养他们对社会的承担精神和成为明日社会的领袖,造福人群。计划的服务对象为老人、弱智人士、孤儿及弱能人士。计划让学生透过实践基础理论、对小区的认识,以服务他人。活动包括各类筹款项目、老人院探访及植树日等。上海美国学校的“文化之旅”包括到欧洲各国和中国国内的诸多项日。“模拟联合国”项日,则是促进学生对国际问题的思考,提高个人自信心和公众演说能力的好机会。二、课程内容特点课程内容方面,无论是学校自设的普通课程系统,还是各校在11.12年级都提供的国际文凭课程系统(规定大纲)都没有被规定具体教材的使用。各校有自主权选择教科书。即便在一所学校内部,对于不同年级、学科也会选择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美国的PrenticeHa¨tGlen∞eMcGraw—HiIJ,英国的剑桥、牛津出版社还有澳洲和香港的都有。这里的讨论主要基于美国出版社的教材和剑桥、牛津出版社针对国际文凭课程的教材。1、科学课程(1)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现代化20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领域内的科学教育作出应对。对于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科学,教什么,是教师首要关注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在阐述科学的本质时,有关科学世界观方面其中包含两点:一:科学原理是会发牛变化的。科学过程依赖于对现象的观察和从中建立各种理论,新技术的涌现及科学家对事物的看法发生变化,导致新的观察结果,理论从而被不断修正或抛弃。二:尽管科学家认为没有绝对真理可寻,不确定性随时存在,但大多数科学知识还是有相当长时间的可用性,只是被修正。按建构主义的观点,科学知识是人类为了适应世界的环境而进行的一种暂时性建构。因此,连续稳定性和变化性都是科学的特征。拿物理学科来讲从物理学诞生到20世纪末,物理分支学科从早期的渐进积累到后来的突飞猛进,知识快速地增长。但是在物理学领域中,在纷繁复杂的唯象世界下面,我们倾向于围绕着相对较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来组织自己的知识,从概念和原理出发来解决很大范围的问题。尽管这些概念和原理在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会随着新知识的产生被不断重新思考和修正。教材是对知识的一次整理,教学内容设置固然受到培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但不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教学内容在保持知识的基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要及时反映科技进展。所谓基础性和稳定性,不是因循守旧;而现代化也不是把知识无选择的简单累加。IB的教学要求中,有较多反映基础学科发展水平的近现代知识。比如物理l学牛对由教师选定的出白第2部分所学作品的一段节选做出口头评论。节选附带有引导题。学生根据第4部分一部(几部)作品自己选定一个题目进行表达。在大量的文学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具有解释性、创造性的评价来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要求从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角度阅读文学作品。课程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学好语文意味着多读多写。因此学期考试的主要形式就是书面表达。其次是口头表达。口头表达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在课堂上,很少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讨论和辩论是基础。以下所列举的是语言课上用来做个人口头表达的练习或评估的活动范例。有组织的讨论・课堂讨论,由一位考生特别负责(事先做好准备、选择具体的论题、做简短的报告、起调动其他同学的作用),全班同学均可以参与讨论,但只对这位考生进行评估。・介绍易于进行课堂讨论的材料,例如提供对一部作品所做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做材料介绍的考生接受全班的提问):・教师根据双方事先商定的一个题日或‘(几)部作品与考生进行一次面谈。口头表述・介绍一位作者、。一部作品或是一篇特别的文选;・解释一位作家的某~部作品中的某一个特别的方面;・考察对一部作品的某种特定的诠释;・将‘位特定作家的作品放置于另外一类背景材料下进行分析,例如作家所提供的社会背景或政治观点方面的细节材料;・评论一篇文选或某位作家的一部作品中对一个独特形象、观点或象征物的运用;・模拟一首学习过的诗歌,这种练习应附有考生意图的说明和讨论;-对两段节选、两位人物或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在课堂上评论一部所学过的作品中的一段摘选,可以事先在家里准备;・讲述考生自己是如何对一部作品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的。戏剧性的表述・表演一出剧目中的’(几)场,着意于一个特定的重点或一种特殊的诠释;・以戏剧表演的方式表述一首诗歌或是长篇小说中的一节;・依照某位特别的剧作家的风格表演一段对话:・为一出剧目或一部长篇小说加写一幕(部分),并进行表演;・对一出剧日结束之后发生的故事进行戏剧化处理:・以现代语言表演一出20世纪之前的戏剧作品中的一场。角色表演・两位来自两部不同作品中的人物的一段对话,讨论他们各自相反的动机・两位来自同一部作品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他们在作品中并未曾谋面;・两位来自同一部作品的人物之问的对话,对各自的行为进行解释:・两位来自不同时代的不同文选中的人物,就某个特别的问题展开讨论;・考生对“‘位作家进行采访;・作家被自己作品中的一位人物采访;・作品巾的一位罪犯接受陪审团的审判。3、数学课程(1)分层化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让接受能力强的吃饱,接受能力弱的跟上。文凭课程、高级课程和普通课程有区分。文凭课程的数学本身分4种。数学学习标准水平(malllem撕calstlldiesstandardlevel);数学方法标准水lcvel(fmal平(2006年改为数学标准水平mamematicalme也odsstandardex锄inationi112005)ormathematicsstandard学高水平(mam锄aticsstandardlligherlevel(firstex锄inadoniIl2006));数matllematicslevel):数学进阶标准水平(如mlerlevel)。这4门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他们的兴趣、能力以及大学和职业选择是不同的。(2)范围广无论哪个层次的选择,课程涵盖的数学内容都很广泛,现代化。以美国PrenticeHall出版社的Advancedmam咖atics来说,这是非文凭课程的教科书,10—12年级用。教学内容涉及函数和函数作图、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三角学应用、三角恒等式和方程、不等式和应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极坐标和复数、圆锥曲线、矩阵和矢量、数列和级数、概率、统计和数据分析、极限和微积分准备。(3)作为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一实用性和文化性教学内容上强调实用性。关注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具体问题和数学抽象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连接。不是作为思维活动的结果来教,而是作为思维活动的过程去教。强调文化性,注重历史的因素。4、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一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整体素养中的核心部分,人文素养的高低制约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情感和品格的取向。不仅影响着个体在校期间的学业水平,而且也影响着个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工作水准。有大建树的人才,包括科学家,都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厚实的人文基础。人文素养的培养事实上贯穿学校教育的每个部分,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学校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等等。具体到课程角度,则是有目的的通过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考能力并最终提高其人文素养,同时使学生具有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1)开设广泛的科目文凭课程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组有9门课供选择:商业与管理经济学地理历史信息技术在全球化社会伊斯兰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和人类文化学在实际操作中,虽然不是9门课都开,但各国际学校普遍开设多种科目是事实。美国学校的高级课程还有政府与政治学科等。心理学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向内了解自身,提高自我认识和理解各种心理现象的能力。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显然更贴近社会生活。哲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2)视野宽,要求高,文凭课程希望学生通过对该组课程某门科目的学习能够批判性的理解:人类的经验和行为;人类居住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社会和文化组织的历史。此外,培养学生区别、批判性分析和评价有关个人和社会活动的理论、概念、争论。下面以历史学科为例,文凭课程对历史高水平的评估要求。题目要求在于历史学习是用以指导现在并把握未来。注重历史教育同国家当前的现实、未来发展,以及国际上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校内评估的研究部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就个人有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通过查文献,对资料进行选择和评估,找出需要的证据来达到’个结论或者解决一个问题。最后完成一份书面报告,1500一2000个英文单词。整个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书面报告必须包含6个部分:a.调查研究的纲要包括主题和研究计划方法b.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证据c.对于文献资料中最重要的2份有深入的批判性评价,指出来源、目的、价值和.有限性d.分析e.与证据相统一的结论f.列出文献资料来源(不算在字数中)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限于记住一些学科事实的知识,而是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查找文献资料、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在研究、分析、组织论证的基础上写调查报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5、艺术类课程国际文凭课程第6组为艺术课程,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艺术和电影(2007年开始)4种选择。由于这些课程对学生有一定的基本要求,所以文凭学生可以不选本组课程,而从第二语言组、人文和社会科学组、实验科学组另外选择。门作为替代。但是除了文凭课程的学生需求外,各校都普遍重视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上海美国学校艺术类课程是必修的一组。9一12年级最少修2年。开设20多种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科目。其它学校在选修课程中都提供较丰富的科目供学生选择。课堂内的教学配合课外活动,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6、信息技术教育课程2l世纪是教育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课程设置结构带过四科)参加高水平考试。2、完成一篇4000英文单词左右的专题论文。论文题日可以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艺术等诸领域自选。3、《知识论》的学习,并完成一篇相关论文。《知识论》的内容涉及各学科领域,又超越了所有学科。4、参与创造、活动和服务150小时。全科文凭满分为45分,合格为24分。(每门科目满分7分、合格4分;两篇论文合计3分:创造、活动、服务不计分)国际文凭组织(TheIntemationalBaccalau怕ateorganIzalion)成立于1968年,是一个总部设在瑞典日内瓦的非赢利性教育机构。它源于早在1924年起国际学校关于建立共同课程设置和大学录取标准的努力。这些国际学校的动机是一个理想的设想。他们希望批判性的思考和广泛接触百家之见能够促进年轻人之间的跨文化理解。最初是为了一些流动性强的国际学生提供一个课程,以有助于他们进入大学学习。他们把重点集中在通过大学之前两年的学习,最终建立起一套课程,以获得一个在任何国家能够执行并被各地大学普遍承认的文凭。国际教科文组织、二卜世纪基金、福特机构和其他组织的承认使文凭项目成为可能。平衡的课程设置和文凭项目的高标准评估使文凭项目得到快速发展。中学项目和小学项目分别与1994和1997年开始采用。现在国际文凭组织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国际文凭组织总部设在瑞士,在全世界4个区域设有分部:亚太地区、非欧及中东地区、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拉丁美洲地区。而负责课程编制和评估、专业支持服务、研究中心等专业性部门都设在英国。国际文凭组织编制了3种课程。PYP(the3・12岁:MYP(theMiddIeYearsPrImaryYearsPrograme)适合Pmg阳me)适合11-16岁:DP(theDip|omaPmgrame)适合16.19岁。我们这里所指的是最后一利・。到目前为止,世界上122个国家的1717所学校提供国际文凭组织的课程。而其中提供DP(theD.pIomaPrograme)的遍布各地,如:美国479所:加拿大96所;英国77所;;澳大利亚39所;墨西哥34;西班牙33所;瑞典28所;巾国27所(其中香港地区6所,台湾1所)印度23所;德国18所;波兰17所;日本9所等等。旧DP(theD.p|omaPrograme)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总的目标是要给与学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在世界经济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国际化倡导促进国际理解、培养国际协作。因此各校的教育目标指向国际意识和理解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和责任感是对此作出的应对。课程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课程的内容必须与社会经济的模式相适应。国际文凭组织的语文Al课程不把对于文学的研究局限于某一种文化或由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多种文化的成就上。学习世界文学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让他们欣赏不同文化影响并形成全人类共有的生活经历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这样就能够在弘扬‘世界精神’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语文Al课程中的世界文学部份并不旨在涵盖文学史或所谓的人类‘巨著’,也不旨在培养学生‘精通’其它文化。它的目的是使课程具有增强学生国际意识的潜力,并培养他们对不同观点的宽容、同情和发自内心的尊重。同时这种国际视野是建立在对母语文化的尊重的基础上,在民族文化的累积、开拓和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吸收其他文化。课程关于对学校所在地文化一中国文化的教育也是有意识的拓展学生视野的措施。语言课程包括英语、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教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对读和写的重视对于培养学生在国际领域的交流打下基础,对于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判断。学科学习对课题研究的重视和对课外活动的高度重视,则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必须。三、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学生需求国际学校运作的市场性决定了其努力的方向必须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国际学校的学生带着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米,有着较大的流动性,如果从学校毕业将选择不同地区的大学,其升学体制和选拔标准不尽相同。课程设置必须使得学生进入学校可以顺畅的就读,离开学校,换一个地方,可以继续衔接。所以总体上,各校采用国际通用的,世界各大学普遍承认的课程系统,如国际文凭课程,辅之以一些特色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在职业及社会垂直流动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升入理想的大学是自我实现的一大目标。国际学生也是如此。但同时国际学校学生升学压力又不同于国内学生,有着较多的选择。使得教育为在个性发展方面留有空间。l、升学的不同标准绝大多数学生接受英文体系的教育,这其中又有很多学生选择去美国接受高等教育。那么美国的大学是如何选拔学牛的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1)中学阶段的在校课程和成绩:因为课程的高选择性,学生的个人课程结构在科目选择、难易程度方面各不相同,成绩表现是以一贯之还是有起伏,或者持续进步。大学要看学生是否挑战自己的学习潜力,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如何。比如国际文凭课程和美国高级课程。(2)参加标准考试的成绩: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有sATI和sATII的考试。sAT1分为三个部分.阅读,数学和写作.sATII是学科考试,设有数学,历史、生物、物理、化学、文学、汉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等一系列现代语言的考试。AP高级课程的考试也是大学看重的一部分。国际文凭考试的预计分也是参考因素。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而言,托福也是需要的。(3)学生的自述:各个大学自主招生,学生被要求根据各大学出的题目,写一篇作文。有些类似自述。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想象力、自我认识能力等等。(4)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必须阐述自己在中学阶段参与的活动和服务。考察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5)老师的推荐信:一流的大学要求学生递交3份左右的推荐信。一份由学校负责升学指导工作的咨询者/班主任完成,另外两份由学科任课教师分别完成。推荐信中要求推荐者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天赋才能和学习态度)和非学业方面的诸如创造性、领导能力、宽容性、毅力、情绪稳定与否、成熟度各方面作出评价。(6)。‘旦录取之后,(美国一流大学在每年3、4月份就录取完毕),继续跟踪学生后半学期学习情况,如有较大出入,取消录取决定。从美国大学的综合选拔标准来看,是重过程的和动态性的。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既看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看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更要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如欧洲、澳大利亚等对国际学生而言,国际文凭课程是最被看重的。国际文凭课程本身与美国的标准有相同之处。由此,各校以国际文凭课程为中心,辅之以其他课程补充,学业课程内容的偏重点和课外活动的结合,都服务于学生升学这一重要目标。2、个性发展的空间虽然升学是每个毕业生的目标,但是国际学校的学生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升学上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从选择国家、地区到选择专业,各不相同。学生本身差异性巨大,能力、兴趣各不相同。课程的多样性和高选择性就是为了的阅读材料、所用的各种统计数据、照片等信息,时代感强。(5)教材编写人员教材编写人员队伍m悌=阿晰桀。麓霪琵醚咎蛰型型烈戮引雕,醚蜷醵韩踏酏}干M蠢醛钞:■瓢。鳍踏拜酣针‘蓑薹。^盆豁黪苄刍样樯型桩装祜籀’拍炎2。晕瑚套薯豇魁蛀引前@字生存覆雾击谛褥j舐肼剽谨觞量酣~鞋鹅霎竿态型二瑶氍j嚆港黧_臻i#:萼栉}l;§;i髀酣璺弛÷i{j蕾苻二的体验。又比如:在活动中需要信息共享和交流,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了锻炼。他们在相互观察、交流中得到进步,形成批判形思考。现实世界中,我们要处理很多有可能无解的问题,通常需要自己探索出可行的方法,而散教科书的习题是“逻辑的焊接”,用来训练找到一个肯定存在的答案。开放式的实验或课题研究,让学生获得真实情景的体验。因此,对探究性教学的强调和重视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对科学实验和课题的重视使得学生在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检验实验结果、提出解释和预测、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对科学研究过程能形成较透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靠内在的领悟而不是外在的灌输来懂得科学的方法。总体而言,科学课程的特点是重基础、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科技成就、渗透人文数育,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2、语言课程的侧重语言学科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语言的工具性。语言的工具性突出地表现在交流上,包括吸取信息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吸取信息通过阅读和倾听,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写和说表达自己的信息,可能是作出反应、提出疑问、给与解释、反驳观点等等。语言交流能力的缺陷“实际上显示的是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素质、文化底蕴等深层内涵的缺陷”1。反过来严格而科学的语言训练可以提高人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素质、文化底蕴等深层内涵。(1)对文学阅读的重视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的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从第1学科组中选一门语文Al课程进行学习。语文A1教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第一语言”或是学生掌握得上官于木著:《教育的国际视野》,第7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23学校合作,支持教育方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提高。四、课堂教学策略课程的实施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全面地体现出来。所以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课堂教学策略问题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从各国际学校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来看,普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创造性性思维、独立思考批判性精神。加上其学生的语言差异。因此一般采用小班教学和分层教学。1、小班教学教学班规模与普通学校相比,小很多。上海美国学校教学班人数限制在18人以下。上海中学国际部从20多到10人以下都有。2、分层教学同一年级同一一学科按能力和个人选择进行分班教学。对一个学生而言,某些科目在高水平,某些科目在低水平。各个学科所在的教学班的同学组成大不相同。第五章对中国国际学校课程设置的思考和建议在为数众多的国际学校中,中国人管理的国际学校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全球化的社会中,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把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和传播中国文化相结合,具备吸引国际学生的竞争优势,并非一朝夕可以完成,需要内外方方面面的积累。在此仅就课程设置方面作一‘思考,记录如下。一、问题1、谍程设置方面高中阶段的学习直接指向大学升学,而国际学生去向各不相同,所以对国际学校而言,关键在于课程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需要。从三所国际学校课程设置来看,无论是国际文凭课程还是不同的语言辅助课程或者特色课程,都是力求扬长避短,针对自己的生源特点展开,而学生亦是根据学校特点来选择,相互形成一个循环。归结起来就是多元化弹性制的课程设置。中国自主创办的国际学校与非国际学校相比有非常高的选择性,与其它国际学校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优势。有待提高的作者认为有两点。一是进一步加强选择性。比如:提高国际文凭课程的选择性,让学生有个性化的选择;可以提供美国高级课程,对于相当一批去美国的学生有益;非文凭课程学牛在课程结构中的选择性诸如科学类课程内物理化学生物的科目选择;课外活动的选择性。但是学校课程的高选择性要有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和有效管理的保证。二是课程的连贯性。这里讨论的是9一12年级课程。指向大学的国际文凭课程针对11、12年级。虽然说国际学校的学牛流动性很大,但主要在低年级。lO年级以上呈递减趋势。9、lo年级的课程设置十分重要,要与ll、12年级课程相互匹配,打好基础,留住优秀生源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部分。2、课程内容方面如果是国际文凭课程或者其它标准课程,其内容是被规定的。这里丰要针对学校对普通学生开设的课程而言。这方面的课程内容也相当重要,一方面学生数量较多,一方面在低年级有一个与标准课程衔接的问题。哲亨耀穆学生流动性大,教育背景不同,即便同一年级,从非母语到母语,差异很大。拿非母语的学生来说,有些在语法方面训练扎实,但是口头表达比较弱,有些善于交流,但是基本书写和文法不会。所以在学生分层后,相应的课程内容是否有针对性,灵活性,而各个层次的课程内容是否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是否有连贯性是需要考虑的问题。j贸学和群笋潺秀昌关键在于制定教学计划和实际操作中如何在学术性和大众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内容深了,学生根本消化不了,内容浅了,基本要求不能贯彻,教学质量没有保证。久戈类潦秀函对于非母语的学生如何要求,如何平衡语言障碍和学科内容的教学。蔗赢拦希塌穆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推陈出新,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基本软件都会,学校的课程内容是偏向于编程,学科专业化,还是通用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或者是强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3、课程实旌方面前面讨论的关于课程实施的教材、教师、资源供给、课堂教学策略4个因素中,教材方面,市场选择非常广泛,各大出版公司在沪都设代理机构,学校选择自由。而资源供给和社会支持方面,整个大环境在不断变化,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在加大。这两方面的因素是外在的,学校方面在于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做出最优选择并使用。而另外两个因素是内在的。教师是关键。任何个专业领域的人力资源都有。个成长的过程。与非国际学校相比,国际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又多了几分。如英语能力、对国际性课程的熟悉、对跨文化学生的把握等等。再好的课3、课程内容方面。孑亨潺秀吕首先对学生有‘个诊断,再分层。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要相互衔接。并且要与毕业班面临的外在考试相配套。比如非母语的,汉语有中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英语有托福和雅思。英语母语要参加sAT考试。这些考试是大学入学的重要条件之一。辫掌彩影≠;膣;课程内容既要保障有一个基本教学要求,怎样才算基本要求,因为较多学生选择美国大学,可以参照美国sAT考试,国际文凭数学标准水平考试,考虑学校生源情况,具体制定大纲要求。但同时要注重现实性和趣味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课程内容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因此要有恰当的教材选择,内容要有取舍。久又类埽掇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对非母语学生来说,人文类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增长,更是语言积累的良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课程内容的规定要将两者结合。结合程度,视具体层次而定。蔗自岌术娄潺秀昌对于要在计算机科学专业领域发展的学生而言,要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的教学以在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较为妥当。4、课程实施方面。对中国国际学校而言,因为办学时间短,还有很多学校将会开始创办,因此师资年轻化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由于目前英语的通用性,势必要聘请大量外籍教师,其流动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关于师资聘请和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1)高巾阶段的师资无论中外籍,都要以专业为基础,加上语言能力。数学和科学类课程本土教师可以担任,语言和人文科学类外籍教师为佳。(2)外籍教师的聘用,以有教师资格证为佳,加大有教学经验和国际文凭课程经验的教师比重。因为他们流动性大,太多聘请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往往不是学校聘请老师工作,而是在培训老师。在管理中,在团队工作中带来很多问题。(3)本土教师的师资建设。专职教师的课程工作从长计,要统筹安排,管理上要协调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4)加强管理,注重文化建设。把劣势变为优势。发挥年轻教师的热情,不要把流动性变成不稳定的因素,要挖掘各个教师的潜力,令其丰富学校文化。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学校的发展将是教育领域内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国际学校本身的特殊性加上办学阶段的不同,所碰到的问题是不同的,解决的方法亦依当时当地的内外条件而定。本部分的讨论基于作者自身工作实践和对几所国际学校现阶段课程情况的思考,希望对关注课程建设的教育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国际学校高中课程设置探索——以上海三所国际学校为案例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王作梅

上海师范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932086.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