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发展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理性思考

来源:化拓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发展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理性思考

作者:苏瑞翩 刘青云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3期

[摘 要]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新时期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文化建设的新特点,从城市自身的条件出发,提出城市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制定提升文化品位的新举措。

[关键词]城市发展 文化品位 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石家庄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苏瑞翩(1965—),男,河北赵县人,石家庄社会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刘青云(1976 —),女,河北南宫人,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既是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又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城市形象建设,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既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一、正确认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性

城市文化品位是城市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将为城市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这既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新课题,也是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一)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能增强城市的影响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风格和形象。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城市文化所形成的影响力常常超越城市本身。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是城市的生动写照。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世界上著名的都市,都有高品位的、甚至是独特的城市文化做支撑。你可以不知道开罗,但你无法说你不知道金字塔;你可以不熟悉洛杉矶,但你无法抗拒好莱坞的诱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每个城市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及经济水平各不相同,城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但是,一个城市只要有了自己的文化形象,就能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就能培养一种团结向上的地域精神。人是群居的,是属于社会和一定地域的,个人的自身物质和精神状态有着强烈的集体和地域归属感,丰厚的城市文化能够使市民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

(三)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能促进城市的全面进步。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极具魅力的城市文化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到这里安家落户,城市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在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市民素质、文化设施、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雕塑等城市文化的载体都将成为包括经济在内的城市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础。

(四)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能指引城市前进的方向。丰厚的城市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从城市文化的视野中,能够看到城市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大连的服装节已经举办了十几届,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服装节本身,服装节在塑造着大连,引领着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一步步走向成熟与丰满。“建成100座上规模、上档次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上海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的重要一环。从这个辉煌的计划中,我们仿佛看到一座展示着灿烂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二、科学把握新时期城市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文化建设的新特点。

首先,文化与经济融合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现,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已成为日益明显的两大特征。在市经济条件下,文化并不仅仅是用来教育人的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可供开发利用、使之转化为生产力的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来临,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现在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韩国已成为世界第5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离不开文化力的增强,而文化力的增强又有赖于产业结构的文化层次和产品的文化含量的提升。

其次,文化发展国际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文化发展的国际性特点也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强势国家的文化具有越来越大的侵略性。当我们走在纽约、东京、香港、广州、上海等都市的大街上时,之所以容易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因就在于城市化过程中的这种以同质化为特征的现代性泛化。我国的城市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必须重视城市自身的文化建设,培育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随着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城市文化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对现代性进行解构的倾向,产生了影响日显的“后现代主义”城市文化建设理念,这就为我们在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的个性与文化特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再次,文化产品快餐化。效益和效率乃是现代城市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其表现方式。文化产品快餐化,这是现代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今,随着社会的节奏加快以及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冲击着传统文化。所谓快餐只突显\"快\",但是缺乏营养,多吃无益。文化快餐同样存在此类缺陷,既缺乏内涵,也不可能体现和代表主流文化。处于现代快节奏社会里,快餐文化在部分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现代城市建筑之所以趋向于高、简、紧,也同样与效率与效益至上主义是密切相关的。

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战略思路与路径

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文化形象的再创造。新时期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培育城市精神,塑造城市鲜明形象

“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是城市形象的鲜明体现。大凡世界著名的文化名城,如巴黎、伦敦、威尼斯等,都是以其独特的城市形象而著称于世。无论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一个集团,都需要对其整体形象进行整合。在新时期,为了便于识别与传播城市的理念、风格与形象,需要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导入西方现代都市推出的CIS(整体)形象识别系统。导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这是一种整体形象战略。城市整体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的区域文化定位、城市的口号、市民的理念、价值观,性格与行为规范、城市的视觉形象,即标识符号。还包括城市的标准图形、标准字体、吉祥图形、标准色、市花、市树图形等部分。此外,对整体形象的应用部分也应做出规划。如:城市设施上,广场上,通讯网络的界面及其网页上。在政府及其部门的视觉识别方面,甚至包括办公礼仪用品、交通工具、公务员服装、办公和活动场所等方面,也应当有一个系列化的识别系统。这些内容可组织专家设计,并广泛地宣传,征求市民意见,一旦形成共识,各部门就要协调动作,共同推进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积极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提高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品牌不仅展示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也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工程。文化品牌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实力的不断壮大,为建设高品位的现代城市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城市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的影响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石家庄市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年来为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彩色周末”活动,开展市民文化讲座。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烘托城市文化氛围,受到了市民的欢迎,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

(三)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文化设施建设是城乡文化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社会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象征、体现和标志。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市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它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加快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一是要打造亮点,新建和改造体现城市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二是夯实基础,抓好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三是古为今用,扶持、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四)注重提升城市建设文化内涵,增强城市建筑的文化特色

城市不仅仅是自然的堆砌物,而且还是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展现。城市文化品位属于城市建设标准的深层次问题,它既是城市环境艺术建设水平的反映,也是城市现代化科技装备,市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城市科学管理等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体现的是城市内在的素质美,也是城市外在设施协调统一的形象美。因此,城市建设是一定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建设,它体现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都要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渗透文化理念,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增设文化景观,做到件件是精品、处处现文化,完成一项工程,增添一处文化景观。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定要搞好论证,结合实际,把文化特色纳入城市化建设之中,使自己城市硬件建设中浸透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营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精神。

(五)提高市民素质,强化市民的归属意识和责任意识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形象的高低。高品位的文化城市要靠高素质的市民创建,高品位的文化城市也为培育高素质的市民创造着条件,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大多数城市来说,移民城市是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城市历史很短,很多非土著居民从心态上游离于当地文化之外,缺乏主人翁精神,对整个城市文化特性的形成造成障碍。因此,应该鼓励广大市民融入城市大社会,不断培育社区新文化,逐步扭转移民对于第二故乡的生疏感,增强它们的归属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他们不但从“户口”上移民,更要从“思想”上移民,真正把自己当成城市的主人。

(六)制定、修改、完善有关法规,增强城市文化建设的严肃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文化建设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不可逆性。一个文化景点,一座历史文化遗址,一旦毁掉,就无法恢复;一条街道,一幢楼房,一个公园,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变。二是社会性。城市文化的这两个特性决定了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依法、有序和科学。特别是科学规划是城市文化有序发展的关键。城市真正发展的支撑力量是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这些事物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做好城市规划不能忽视城市的特有文化条件。科学的城市规划,必须强化“三性”。一是权威性。城市文化建设规划要法制化,同时,规划一旦形成,决不能因城市领导人的变更而随意变动,决不能因各种原因对违规建筑姑息迁就。二是科学性。杜绝“跺脚规划”、“拍胸脯规划”。三是超前性。要放眼远期目标,力避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徐长山、刘素萍,论城市的文化品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陈科华,论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