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
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2、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题 教学目标 1 窃读记 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过程与方法: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两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来 学 习 网]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教师出示句子: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教学随录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么好处?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 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二、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1.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3.相机指导朗读。 三、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四、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 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 窃读记 板书设计 快乐 惧怕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教学探讨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与反思
课题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以读代讲,感受文章,理解课教学目标 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感受读书的乐趣。 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随录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文,边完成表格。 2.各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板书设计 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探讨 与反思
课题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知识与技能: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带讲,进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重点词句课件 两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随录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书上 作批注。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 4.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理由。 二、激趣学文,深入感悟 1..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2.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3.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板书设计 “朋友”“家” 一百次、多少年 一遍又一遍 教学探讨 与反思
课题 4* .我的“长生果\" 知识与技能: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读书乐趣。 朗读课文,多读进行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教学重难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 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 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馈”声母是k。 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 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 教学随录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 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5.为什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长生果”呢? 四、积累语言.交流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4* 我的“长生果” 板书设计 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别出心裁、呕心沥血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教学探讨 与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一 知识与技能:1.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2.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4.读背古诗句,积累古教学目标 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 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交流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教学重难的发言,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点 和热爱;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2.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一、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二、讨论 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四、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导入 二、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三、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1.生拟定提纲、评议。 2.生起草。 3.生各自修改。 四、誊写文章 第四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有 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二、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教学随录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五、作业 抄写、默写读读背背。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三、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四、展示台 语文园地一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回顾拓展 日积月累 教学探讨 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